-
客家新故事 缝隙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淙泉
高中毕业那年,我刚满16岁,被分配到离家几十公里的山区车站当学徒,住在一个用木板隔起来的小阁楼上。
住进小阁楼的第二天,我正在看书,突然出现了奇迹:透过木板间的缝隙,我望见了一个姑娘的裸体!看来她正在试穿新衣,在穿衣镜前比划着。我惶恐地移开了视线,然而她的形象却已深深地印进了我的脑海。她的
-
长汀客家天气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冬雾晴,春雾雨。
蚂蚁搬家要落雨。
早上云抖抖,中午晒死狗。
出门看天色,在家看脸色。
食哩五月粽,才把棉衣送。
落雨唔带伞,淋得目坎坎。
雷公紧唱歌,落雨落唔多。
唔要急,唔要愁,夏至过哩大热头。
么个天晴五月节,么个落雨七月半。
早晨射一射(指太阳),落雨落
-
客家“鲤鱼饼”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连城县姑田镇,人们在为小孩做满月、周岁,老人寿辰祝寿等生日喜事时,都要制作鲤鱼饼(俗称“寿饼”)作为象征吉祥的食品。制作寿饼的原料为糯米粉和白砂糖,形状如象形的鲤鱼,以120个为一组,象征120岁。 周宗胜 摄
-
客家妇女创业忙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汀县濯田镇下洋村王天玉,通过多年外出打工,掌握了一套服装加工管理和技术后,于今年返乡在家办起一家服装加工厂,力促村内闲散在家的富余劳力实现了再就业。图为近日王天玉正在车间对工人开展技术指导。 王力 摄
-
客家名菜―荷包胙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安“荷包胙”是流行于江西省原南安府(今大余、南康、崇义、上犹一带)的一道名菜。每逢红白喜事,主家答谢亲朋好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荷包胙”。
“荷包胙”享有盛名,与清朝时南安府的戴状元有关。相传,乾隆时大余县的读书人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谢请四方乡邻。因为讲究“状元席”的排场,厨师们就用本地的荷
-
客家诫子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香。(居安思危)
乞食行大路。 (穷不丧志)
饭唔敢乱食,话唔敢乱讲。(谨言慎行)
十个手指有长短。 (人无完人)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广结人缘)
好马唔食回头草。(一步到位)
细时偷针,大时偷金。(积微成著)
若爱好,两头来。(礼尚往来)
-
福建土楼 客家永定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福建土楼 客家永定
-
崇义上堡客家梯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到赣州后可以到南河车站坐从赣州到崇义的中巴,路况为全新路面。每半个小时一趟。 ●到崇义后坐中巴到上堡,全程水泥路面。一天五趟车,最早上午8时,最晚下午3时,行程1个半小时,票价11块。 ●上堡是
-
看,纸做的“客家碉楼”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用硬纸盒做“墙身”,竹签做“窗栏”,昨日,凤岗镇中心幼儿园展出亲子手工作品,一件由该园5岁小朋友郑幸欣和家长共同制作,名为《碉楼雄姿》的排屋楼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眼球。 该排屋楼以凤岗黄洞村观合楼为原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该排屋楼的英姿(见左图)。 (记者谢英君通讯员尧春华摄影报道)
-
客家肉圆
-
作者:谢荣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肉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