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艺节”看客家山歌打擂台 广州10场广场演出涵盖粤剧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李晓瑛通讯员易鸣璇)作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中国第九届艺术节不能冷落了群众。昨日,“九艺节”群文部发布消息,黄埔、越秀、荔湾、番禺等区将办10场群众文化广场演出。内容包括
-
春节临近,为迎接八方游客,鹤湖新居增添了8个展区,让游客感
-
作者:肖永革张骞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春节临近,位于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的鹤湖新居,挂起了喜气的红灯笼,贴上了吉祥的对联,做好了迎接八方游客的准备。
据了解,今年春节,鹤湖新居为了更好地展示龙岗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民俗博物馆把原有的罗氏家族、客家婚俗、原居室、龙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农具展进行了充实提升,增加了手工作坊、客家
-
参加两岸客家文化汇演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新竹市政府大厅的“龙凤园”戏剧团,客家歌戏精彩上演。
【传真】
应台湾新竹市政府和当地客家社团的热忱邀请,五华县采茶戏演艺有限公司数十位演员,日前赴台莅新竹市,与当地龙凤园戏剧团同台交流汇演。据悉,2013'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汇演,由台湾客家戏剧发展协会理事长李永干出面邀约促成,目的是让
-
学西安经验塑客家演艺经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育平
西安市依托“十三朝古都”的历史积淀,采取大精品呈现、大集团运营、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的模式,斥巨资打造了《长恨歌》、《梦回大唐》等演艺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梅州致力打造世界客家文化中心区与区域性文化强市,经典演艺必不可少。我认为,塑造客家演艺经典
-
《客家足迹行》:书写客家影像志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以记者行走体验的形式,采用“纪实+体验”的“快速纪录片”拍摄手法,探寻客家迁徙历史,发现客家文化传承,反映客家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民系的迁徙历程、文化传承以及当下的生活状态。
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以其独特的生
-
突出六大特色 繁荣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市政协副主席张光明
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客家民系的血脉和基因,应精心挖掘、保护、利用、整合、创新,发展有客家文化内涵的产业,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重点应突出六大特色:
1、传承客家话。建议在向国家文化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认定梅县话作为客家方言标准话。编辑出版以梅县话为标
-
传承客家文化应从娃娃抓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幼教天地】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陈瑜
梅州是世界客都,客家山歌被国家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客家传统文化,让客家山歌、童谣等客家特色元素代代相传,应从娃娃抓起。
确立目标选择内容
传统的客家山歌大都以情歌为主,不适合幼儿学习,教师宜将山歌歌词、曲调进行改编,使之有意义、易理解,又
-
《客家家训》专家评审会召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曾秋玲 通讯员吴小彦 林文明)昨日上午,《客家家训》专家评审会在市教育局召开,专家对7篇初选稿进行点评,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集思广益,重新梳理,修改完善,精心编写出能够“入心入脑”、广为流传的《客家家训》。
据了解,我市于2012年底启动《客家家训》的征集、编写工作。共收到44篇文稿,
-
我市举办客家文化知识讲座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郭赣灵 记者刘念海) 为普及客家文化知识,激发人们学习、了解和传承赣南客家文化的热情,赣南客家文化知识讲座于4月12日至13日在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举办。来自各县(市、区)客家文化联谊会的会员共计120人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
由赣州客家联谊会组织的这次讲座分8个专题,以讲座的形式展开,主要
-
昨获授牌省客家山歌之乡
-
作者:董哲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凤岗每年投入50多万元用于客家山歌创作等
本报讯 (记者董哲 通讯员凌有福)凤岗镇客侨文化品牌发展又迎来一件喜讯,4月18日,该镇正式获得省授牌认定,成为“广东省客家山歌之乡”以及“广东省客家山歌传习基地”。该镇镇长李海文称,这对该镇进一步弘扬客家山歌文化,推动客侨文化名镇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