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话说客家石桅杆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客家上杭县庐丰横岗村的肖屋祠堂门前,立着一根石桅杆,其顶部为一瓜状石雕,当地人称为“官翎子”。在桅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四方石斗,因杆部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所以石斗穿杆而不下,底部桅基是四方形,正面刻有“××××进士肖钦立”,“×”是看不清的字。远眺桅杆犹如一官人头戴花翎 ,身着官带,有些目中无人
客家花灯田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人物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25个品种。鼎盛时期,田村的
客家舞麒麟,白话舞狮子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舞麒麟,白话舞狮子
客家电视开播谈话节目《暗香风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台湾电视、电影业发展超过了一甲子,不但蕴藏了这片土地上丰厚的人文养分,也持续孕育了朝向未来生长蔓延的展新文创。日前,客家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全新谈话节目《暗香风华》,该节目透过新生代主持人钟依芹,介绍众多客家人物长年来对台湾电视、电影及表演艺术的贡献,引领观众以客家视角出发,让观众深入分享这群客家名人的
春临土楼暖人心 ――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永定客家土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们太有福气了。今年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刚到我们这里视察客家土楼,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今天,党中央又为我们送戏来了。”2月23日下午,永定县湖坑镇又一次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中宣部、文化部组织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职员们踏着胡总书记走过的足迹,来到 “永定客家土楼民 俗村”,为客家乡亲送上一台
全台客家会议抢票马英九全程客家博感情
作者:刘强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 (驻台记者 刘强)马英九昨天出席全台客家会议,全程以客家致词,展现他的客语能力,并提出成立客家发展基金会等八项客家政见,全力争取客家乡亲的认同与支持。 “2011年全台客家
头号议案再引文化传承争议 ●支持者:方便不懂普通话的客家老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朱菂)今年两会上,付雪梅等123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惠州电视台开播客家方言节目,2月24日,该议案经审查通过并成为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的头号议案。该议案在网上引发热议,赞
追述客家先民的一部史话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蔡登秋 电视剧《大南迁》,以唐代末年黄巢起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监察御史利中汉因洛阳查处盐税大案,招致满门抄斩,利中汉夫人利嫂被迫携带家眷跟随流民南迁和葛藤凹生活的一段史话。客家先民翻越武夷山,来到安静祥和的小山村葛藤凹,客家人与山民(畲族)在此交融与斗争,共建丰足自主桃花源式的生活。电视
他把“客家流行歌”唱给世界听
作者:黎秀敏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华D在演唱。受访者供图 人物档案 姓名:冯浩华 艺名:华D 年龄:36岁 出生地:惠阳区陈江镇 “涯(他)系爱大声笑,系(是)好开心值得自豪,客家人系有料,石古(石头)来变金条……”首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颁奖盛典近日在广东梅州举行。惠州籍歌手华D以一首《客家人系有料》抱走最
闽西:客家神话(名家走笔)
作者:张胜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闽之西者,客家祖地也! 似奔似逐山峦游走,如涛如涌林海滔滔,奇幻秘境,人间乐土,便演绎了一部客家神话和传说…… 客家,被誉为东方世界的“吉普赛部落”。 时序越千年,五胡乱华,朝纲顷裂,战祸频仍。中原汉民饱受生灵涂炭,颠沛流离,“人慌慌而遊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跨黄河、过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