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
期刊 (2)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4)
2012(5)
2011(4)
2010(3)
2008(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4)
梅州日报(4)
三明日报(3)
人民日报海外版(1)
东江时报(1)
深圳特区报(1)
侨报(1)
闽西日报(1)
百花洲(1)
韶关学院学报(1)
相关搜索词
客家祠堂淌古韵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腾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一个村庄的,如龙南桃江的
客家端午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宁江炳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对于汉民族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节日。端即初之意。端午习俗,汉民族都差不多,无非是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但各地又有许多独特之处,客家人过端午就自有许多独特民俗文化。 食文化:一是裹粽子。客家人过年炸煎糍、蒸年糕,过清明节做暖菇糍,过中秋节吃月
品味赣南客家女的色彩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日前,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燃烧的火焰;绿的是秧苗、是树林、是希望的田野、是生态的家园、是勤劳的赣南人民为山川披上的碧翠
山歌里的客家情怀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艳芳 不似中原的粗犷雄壮或严肃庄重,也不似吴越的缠绵哀婉或多愁善感,这是一支开朗乐观、明朗如泉的文化支流,一如这里的人们——可爱、可亲又可敬。他们聪明伶俐、勤劳勇敢而又平易近人。在那远久的历史上,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艰辛坎坷,然而也正是这一方山水的长期塑造,使他们天性里有了与之相协调的因素
这里是四川省屏山县楼东乡,有“长江上游最后一个客家小镇”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镇风貌 小镇最常见的生活镜头 孩子们在小镇奔跑玩耍 在小镇的最后留影 [采风] 书说楼东 楼东原叫书楼乡,缘自附近书楼村,此村出一秀才名声鹊起因而得名。但美名雅称终敌不过穷乡僻壤的盗匪肆掠。过去土匪出没、袍哥当道,怪不得民居、会馆形态,成色那样严峻,原
客家女的[外家情(外一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有则谚语:“八十公公爱祖家,八十婆婆爱外家”,说的是客家人的敬祖报本情结。在客家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几次大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人几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却始终背负着祖宗骨殖绝不丢弃,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对于客家女来说,她们的敬祖情结除了表现为对夫家祖辈的敬奉外,更多体现在对外家(娘家)的感情上。 外
形神见大美 ———永定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承启楼 承启楼内景 福裕楼 图文/景区提供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历史悠久、气势恢弘、千姿百态、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的功能,而且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一卷卷散布田野间的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4000多年前,中国中原一带的古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