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辅导学生获多项国家专利在澳头定居的“新客家”罗来康获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来康向记者介绍他的发明。本报记者谭宇川 摄
人物简介
罗来康,1946年生于江西吉安市,曾获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奖,香港发明学会特约顾问,原山东省特种粘接技术研究所所长(开创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教授,是我国生命工程和粘接工程学科的倡导者,独立完成了160多
-
从客家山村放飞的驭风男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翠霞特约记者傅亮
前不久,本报刊登了龙南籍空气动力专家王勋年的事迹。王勋年,这位从赣南客家山村走出去的风洞专家,扎根深山27年,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美之歌。他的求学年代是怎样度过的,他与亲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龙南,探寻王勋年的成长足迹——
(一)
-
激活客家,重塑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迎春
【李迎春】请问黄教授,您是如何走上客家文学创作道路的?客家这个身份对您的文学研究和创作有什么影响?
【黄发有】我从小就对写作有浓厚兴趣。虽然本科主修经济学,但是在工作多年后,我还是弃商从文转而攻读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读中文系就是搞创作,后来才明白搞错了,中文系的主要目标是
-
铁门扇最适合作为“乡村再造城市”示范样本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得知“惠阳客家围屋保护与发展研究项目专题展”在米兰展出,《东江时报》记者4月20日与该项目的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约聘教授、访问教授陈蓁博士取得联系,提出专访负责人毛里齐奥·梅里
-
聚焦赣南首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体验客家白酒历史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远眺章贡酒业厂区,到处绿色葱郁,酒王山雄风尽显,酒王塔巍然耸立。
○刘春发
1月11日,赣南首家“江西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在江西章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市迄今唯一获准设立工业旅游示范点的企业,这一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正式成立,填补了我市在工业旅游上的空白。
过硬品质促成工艺开放
-
根植客家文化 传承司法文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工作研究】
●刘思彬
一个社会、一个地域的文化意识,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其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是近代
-
破天荒第一首以“鸭汤”为由的美食民谣;第一首以汤代酒的客家
-
作者:劳毅波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波波觅食
图、文/劳毅波
喜满屋嘿笑满堂,
不敬美酒敬鸭汤。
酒喝多了伤脾胃,
白鸭滋补身健康。
喝上这碗美味汤,
冠豸美景记心上。
喝上这碗友谊汤,
相聚虽短情谊长。
喝上这碗祝福汤,
事业有成庆吉祥。
敬汤敬我客家情,
情深意切一口干。
-
《客家研究文丛》问世
-
作者:谭元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为使客家学的研究体现更厚重的文化底蕴,从精神层面上发掘客家文化的宝藏,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推出首批学术研究成果———《客家研究文丛》(第一辑),并于近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文
-
台高雄客家青年海外学术交流团到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月1日,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迎来一批年轻来宾,他们是由高雄师范大学客文所的教授、学生以及台湾客家研究专家、客属社团人士一行16人组成的台湾高雄客家青年海外学术交流团。会馆一众客家乡亲向来宾介绍了会馆的结构和历史,让学生来宾们了解会馆运作情况。讲解会结束后参观会馆各层设施,并在五楼和茶阳客韵团交流
-
“艺韵客家”展示时代风尚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谭大跃)28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深圳大学、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和各区委、区政府承办的深圳市第三届客家文化节 “艺韵客家”文艺晚会在盐田区影剧院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