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堆旧市街生活与空间组构之研究 - 以後堆内埔广济路街屋为例
-
作者:刘嘉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埔 街屋 类型 环境行为研究 客家 六堆
-
描述:析等方式釐清客家街屋在使用變遷上的機制,街屋空間的組成與使用,常因為各家條件考量因素的有所不同,新與舊在客觀的條件下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其空間長成的機制亦成為有趣的議題。 本研究以南部六堆客家聚落中發跡較早的「內埔」作為研究對象,試圖以街屋建築之空間分析其組成與使用變遷,發掘客家日常生活與行為之特殊性。 本論文討論主軸有四: 一.客家街屋的特質與演變機制 街屋在狹長空間的密集串聯下所隱藏之空間序列,為街屋的形式密碼,可藉由序列之分析與模擬了解現代與傳統街屋之異同。 二.居住者對於街屋空間之使用行為 空間的實質意義為人類使用而定,故在空間生成時即已定義空間屬性,空間經由時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在其定義與使用上有其變化機制。 三.新舊案例空間之組成與分析 研究範圍中一百一十八間街屋新舊夾雜,新中有舊、舊中有新,目前空間上已呈現多樣的組成,為變遷研究中價值與操作性較高的案例。 四.非尋常的客家祭祀行為 祭祀行為成為客家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研究過程發覺其文化特殊性,並記錄保存此特有文化資產,成為本研究論文中之行為研究篇章。
-
南部客家八音曲牌【五大调】的传统与移植:以陈能济《客家八音
-
作者:陈祉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八音 【五大调】 陈能济 陈树熙 《八音协奏曲》 《客家八音复协奏曲》
-
描述:譜,配合田野錄音、影音資料及文獻整理後,再經由樂曲分析,率先探討此曲主要音樂內容的演奏特性,以期了解美濃地區特有的【五大調】,根植在客家八音團之歷史進程。 由陳能濟與陳樹熙兩位作曲家,分別受委託來替傳統客家八音,進一步重新來創作及改編,故本文首先以2006年由陳能濟透過國樂團編制,所改編的《客家八音複協奏曲》來探討;緊接再以2007年由陳樹熙透過管弦樂團編制下,再次改編的《八音協奏曲》為研究對象。分析兩曲同樣藉由客家八音【五大調】,改編的大協奏曲,作為本文的研究主軸。透過樂曲探討與分析,進一步回顧作曲者如何透過改編技巧,無論是形變、融合、移植,或是拆解等,分別將兩者不同樂種放置在現今音樂舞台中?此種讓口傳的客家八音團本身,搭配寫傳的國樂團或管弦樂團之大型編制,究竟所呈現出來的音樂樣貌為何,是本文期待去進一步探究的。 最後,本文試圖統整並回顧思考,兩首來自於客家八音【五大調】之改編創作,是否讓客家八音有達到推廣之效。有鑑於南部客家八音之音樂藝術及缺乏探討其相關學術研究文章的狀況,希望本文的研究,更能引出不同的客家八音相關創作,及其學術上的研究文獻,為南部地區的客家八音,貢獻出微薄的心力。
-
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
-
作者:鄭寶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鸞堂 扶鸞戒煙法 楊福來 嘗會 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
-
描述:概況。扶鸞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日治初期在北臺灣及西來庵事件後在中南部掀起二波發展高?,尤其盛行客家地區。北臺灣鸞堂的發展,以新竹為起點,經由宜蘭喚醒堂、新竹九芎林復善堂及代勸堂在此地的奠基後,各自
-
福建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作者:黄东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装饰艺术 表现形式 培田地区
-
描述:装饰的表现形式。第四章从表现手法、图案纹样、文化内涵、装饰技法四个方面对培田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进行归纳。第五章以培田古村落的衍庆堂、官厅、继述堂、济美堂四处实例为基础分析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
革命的地方性:中共领导的广东土地革命研究(1927-193
-
作者:刘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 广东 地方性
-
描述:、农会、济难会等群众组织。在暴动和起义胜利后,迅速组建苏维埃政府,推动土地革命的深入。但无论是群众组织还是苏维埃政权,只是中共夺取政权、管理政务的工具,由此导致中共党组织与群众组织和苏维埃政权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