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族《盘王大歌》中的文化传统研究:以湖南“赵庚妹版”手抄本
-
作者:盛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盘王大歌》 手抄本 文化传统
-
描述:文化传统的角度对《盘王大歌》手抄本的内容、版本、传承情况进行深入的文化剖析,旨在探索瑶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各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研究背景。笔者首先对瑶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盘王大歌》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再逐渐过渡到介绍本文的选题原由及意义,最后对学术界关于瑶族文化和《盘王大歌》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第二部分(二、三、四、五章),是全文的主体。第二、三、四章分三个方面的内容,围绕手抄本《盘王大歌》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所体现的瑶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因素、文化交流和文化价值,它们是逐步递进、相辅相成的。其中,文化因素可以分为文化英雄、文化事象和文化精神。文化交流以瑶族文化为基准,分析它与汉文化、越文化以及客家文化的关系。而文化价值方面,它是在文化因素、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站在一个交叉学科的立场综合分析的。第五章则是结合田野调查,对湖南江华《盘王大歌》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发展提供一些相关的意见和策略。第三部分是结语,从总结全文的目的和方法上,指出湖南江华手抄本《盘王大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少数民族手抄本的活态传承中去理解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
台湾汀州客二次移民研究:以苗栗县造桥乡平兴村谢姓家族为例
-
作者:赖文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汀州 认同 客家 造桥 家族
-
描述:的關係,在苗栗建立宗族。經由反覆進行的祭祖儀式,維持謝姓人對家族的認同,就在謝姓家族進行血緣在地化的同時,一群來自閩籍的謝姓人,他們的方言群也同步進行在地化。來自汀州的謝屋在這過程中,最終遺忘其
-
台湾鸾堂的经营与发展:以埔里昭平宫育化堂为例
-
作者:何艳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昭平宫育化堂 鸾堂 埔里地 方社会文 人士绅 关帝信仰
-
描述:潮,而這鼓風潮也吹進了內山的埔里盆地。 昭平宮育化堂所處之地,原是中部平埔族初入埔里聚居的區域,自創堂之初,即與周遭聚落有地緣及祖籍的多重關係。就鸞堂系統而言,昭平宮育化堂雖然發展成為中部重要的鸞堂,並自成一系統,但可確定其鸞法源自竹、苗的客家鸞堂,透過鸞堂間的相互交流,使其在台灣中部佔有一席之地。 本研究以昭平宮育化堂為核心,探討昭平宮育化堂與埔里地方社會間的關係,並將其置於埔里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分析埔里地方社會的形成、昭平宮育化堂的興起及發展歷程,論究隨著時空背景的變換、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昭平宮育化堂如何發展成為地方公廟,並從其歷史淵源、組織發展、祭祀活動和參與廟務的地方人士的探究中,剖析文人士紳在鸞堂中的角色,和如何讓鸞堂與地方發展相輔相成,以及昭平宮育化堂與埔里地方經濟活動間的關係。 埔里地方社會的繁榮,主要肇因於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的豐富。今日埔里地區的民間信仰,鸞堂仍佔有極重要的分量,如何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昭平宮育化堂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透過昭平宮育化堂凝聚人心,激發居民的鄉土意識,創造出屬於埔里的地方特色,也是昭平宮育化堂因應永續經營之道。
-
年轻客家女性的族群认同与性别角色经验
-
作者:杨舒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女性 族群认同 性别角色 客家认同 女性经验
-
描述:「自我」的主體概念,彰顯出客家女性的能動性。但客家族群在現代社會中的隱形身分卻讓年輕客家女性的族群認同顯得模糊而徬徨,產生現實與情感上的矛盾,在面對客家延續與傳承上亦呈現深沉的無力感。 希冀透過研究
-
石冈客家妇女九二一灾後生命历程的民族志
-
作者:刘宏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二一 921 earthquake 客家妇女 Hakka women 伙房 lineage residence compound 传统厨艺 traditional kitchen skills 女性群组 female group
-
描述:這群災後客家婦女的生命變化,以此來討論女性自我認同與主體生命價值的意義。最後,在結論章我嘗試以這個民族誌個案與災變研究、客家與性別研究,進行對話。
-
释教打血盆仪式的意涵、流变与传承:以新竹县横山乡春盛坛为例
-
作者:刘美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释教 丧葬拔渡法事 打血盆 客家 香花和尚
-
描述:涵與流變。
關於儀式專家傳承方面,首先以口述訪談資料建立新竹縣主要釋教家族的師承系統,藉以梳理新竹客家地區釋壇彼此的關連性、分佈現況;其次,再加入除戶資料、科儀文本,進而探溯其傳承和源流
-
国民小学客家语教学现况研究—以新竹县博爱国小中高年级为例
-
作者:曾稚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客语教学 客家语课程 客语能力 本土语言
-
描述:愛國小367位學生及其家長、2位行政人員代表、與4位客語教師。學生有效問卷為299份,家長有效問卷為282份,行政有效問卷2份、教師有效問卷4份。問卷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以SPSS/19版本統計以
-
客家妇女作月子民族植物之使用经验及知识传播管道
-
作者:吴佩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植物 作月子 知识传播管道
-
描述:用民族植物11種、料理用民族植物約19種。客家婦女的年齡、教育程度與作月子年代的不同,對作月子民族植物的理解程度也不同;且不同作月子年代對使用頻率較高的民族植物種類與用法也不同。客家婦女對民族植物知識
-
台湾客家人的族群认同和政治态度
-
作者:吴祖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人 族群认同 政治态度
-
描述: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台湾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民主化运动中,客家意识乘势而起,在复兴客家文化和恢复族群尊严上提出自己的诉求。在此过程中,客家人的性格在族群意识上凝聚成政治价值取向,影响着其政治参与行为。其中,“义民情结”、“隐形心态”和“新个客家人”理念最具特点和影响力。在性格、意识、价值的综合作用下,客家族群形成与其他族群不一样的政治态度。笔者通过对全台湾三十个客家乡镇的分析发现,客家族群在政党倾向方面,北部客家人多支持泛蓝阵营,南部客家人多支持泛绿阵营;在对候选人族群背景的考量上,候选人是否客家人虽然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客家人投票的最重要因素,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组成客家党的程度;在国家认同方面,客家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率大于闽南人小于外省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率大于外省人小于闽南人;他们的统独倾向也介于外省人与闽南人之间,比闽南人更倾向于统一,比外省人更倾向于独立。
-
广东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
作者:姚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春节习俗 历史变迁 地域文化
-
描述:业气息较弱,同时保留了较多与驱傩、巫术相关的传统。客家地区的春节习俗保存了较多的中原文化、有较强的农耕色彩,此外还有一些与畲、瑶等少数民族影响相关的锣鼓和歌舞类的习俗。在潮汕春节习俗中,祀神活动众多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此外,潮汕人精细好斗的性格以及重视生子等思想也在这些节俗中有所体现。雷州半岛则在本土俚人、中原汉族、闽潮客移民、周边广府人以及少数民族等不同文化群体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多种风俗文化交融的春节特色。广东瑶、壮、畲等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既有汉区的影响,又保持了他们能歌善舞、热情、淳朴而开放的山居少数民族特性。广东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特征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特点,这与它们的族群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同时,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又共同表征了岭南的文化特征,如春节食品和习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南国风情,以及重商务实、讲究意头、平民意识较强、崇拜鬼神等心理特征。此外,虽然广东的春节习俗体现了浓厚的岭南地域文化色彩,但是总的来看,无论在节日起源、节日时间还是节日文化心理上,广东的春节习俗都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