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粤北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嬗变研究:以广东省南雄市高峰村为例
作者:雷祖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客家  民俗文化嬗变 
描述:从高峰村畲族所处的现实出发,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高峰村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意见。 最后是文章的结束。本文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
深圳观澜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作者:蒋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澜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描述:街”的观澜老街,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朝古雕楼群,反映客家民居村落的贵湖塘老围等历史文化资源,也有观澜湖高尔...
佳冬神社的设立原由及原貌探讨
作者:蔡志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佳冬  神社  一街庄一神社  原由 
描述:,進而探討其原貌並提出神社的保存建議,從歷史價值和建築的樣式,綜合考量,提出希望以神社為中心,相關軍隊設施為範圍,向縣政府提出文化資產的申請,以維護神社遺跡,和作為歷史見證及教學之用。另外結合賴家村,發展客家深度之旅,及推銷地方產業,以達社區營造之功能。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作者:钟昌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研究 
描述:“求新、求异、求知”等旅游需求,推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赣州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俗称赣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和发祥地,以“客家摇篮”闻名内外。这里保存有丰富
从小美园到云华园(1922-2011):女伶视角下的客家戏班
作者:黎育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美园  云华园  客家戏班  生命史  婚姻  女性结群 
描述:方式,參與外台戲班的演出工作。而這樣不定期出外演出的需求,卻也提供女伶們一個合理外出結群的理由。
隨著本土文化日益受到重視,客家戲的保存與發展在近年來也得到委會與地方政府的支持,不少劇團亦開始
闵西洪坑村土楼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作者:刘慧莹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洪坑村  土楼  客家 
描述:,既谈到了洪坑土楼的发展契机,又谈到了洪坑土楼面临的压力,还谈到了对土楼实体与文化的保护。第三部分即第六章为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洪坑土楼群保存完整,土楼建造技艺成熟,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过程: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
作者:梁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重构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化 
描述:旅游开发中,负载着当地客家人社会记忆的会馆、“伤心凉粉”、“刘家龙”成为洛带众多旅游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吸引物,正是借着这些代表性的旅游资源,洛带赢得了丰厚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社会记忆何以转化成“资本”,需要什么条件,如何转化的?本文通过对洛带个案的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以其为现代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梳理了洛带其旅游开发中所调用的社会记忆,以及基于这些社会记忆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运用“符号”、“仪式”、“场”等概念工具来分析社会记忆何以能够转化为“资本”,如何转化为“资本”。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洛带与洛带的历史记忆,主要介绍了洛带旅游开发中调用的迁移记忆、会馆记忆和舞龙记忆在旅游开发前的传承情况。第二部分,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主要梳理了洛带基于客家社会记忆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第三部分,问题讨论,主要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洛带客家的社会记忆传承、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过程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洛带客家的口传记忆存在着断裂;在对社会记忆的不断的重构过程中时代背景和国家话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洛带,客家的社会记忆通过其载体的“符号化”或“仪式化”、“‘融资工具’化”实现了文化资本化的成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学者和媒体是主要的构建者。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通过对洛带旅游开发过程的关注和对其中一种重要资源——社会记忆的探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理论工具,分析了两种似乎毫不相干的东西,社会记忆和“资本”如何在洛带的旅游开发中被结合起来,并实现了“转化”。
广东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作者:姚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春节习俗  历史变迁  地域文化 
描述:业气息较弱,同时保留了较多与驱傩、巫术相关的传统。客家地区的春节习俗保存了较多的中原文化、有较强的农耕色彩,此外还有一些与畲、瑶等少数民族影响相关的锣鼓和歌舞类的习俗。在潮汕春节习俗中,祀神活动众多
台湾汉人竹围形制之研究
作者:殷可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竹围防御  客家  聚落  文化地景 
描述:
研究。據此提供傳統民居聚落之環境建構,與風土知識等相關課題的基礎資料,有
助於文資保存與社區發展可供參考之依據。
本研究發現,竹圍表現了台灣初墾社會至當今農莊生活,歷史性的地景風
客家精英、基督教与现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以洪秀全、洪仁玕和
作者:陈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精英  基督教  政治社会变革 
描述:两广地区,广泛分布着客家人的聚居地,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场景中,众多客家精英以及普通客家人成为了革命运动的参与者,甚至成为革命运动的骨干力量。而这些客家精英以及普通客家人都受到了基督教以及由基督教思想衍生出来的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地处传统政治话语版图边缘的两广地区,在近代政治社会变迁中却走在了前列。近代不乏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等重要政治运动,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研究表明,客家精英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博弈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由客家精英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样是受基督教影响,同样是客家精英作为主导力量,同样是推行强烈的反满政策,两场革命运动最终的旨趣却是同路殊归。洪秀全科举屡试不中,偶然间接触到基督教,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洪氏遂对基督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对正统基督教改造的基础土,洪氏糅合中国传统思想,创立了一个既与传统思想有别又跟正统基督教有异的“怪胎”宗教组织—拜上帝会。拜上帝会在广东传播受挫,却在广西客家地区特定历史背景下得到了蓬勃发展。拜上帝会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主导思想和组织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矛头直指晚清政府,也提倡平等、均富、发展经济的思想,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其后续的革命运动中可以看到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地上“小天堂”,这与传统皇朝更替的套路没有太大的区别,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旨趣相差甚远。但是这并未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管怎样,太平天国运动都是近代中国人自身在近代化探寻过程中的一个尝试.时光转到辛亥革命时期,此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与太平天国时期存在巨大差异。近代中国人在近代化过程中屡屡受挫,体制内主导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遭遇彻底的失败;先进知识分子与体制内联合主导的戊戌变法终究抵挡不过强大的保守皇权势力而过早天折。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海外客家精英团体的崛起,催生客家基督徒精英群体积极参与到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中来。在辛亥革命早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客家基督徒精英群体成为了革命的骨干力量。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和精神成为他们发动革命的精神力量: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是在中国传统思想与基督教影响下的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三民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孙中山长久以来的所吸收的基督教思想;辛亥革命的矛头直指晚清封建王朝,意在推翻封建统治,在借鉴西方文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与太平天国运动不同,孙中山在总结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并借鉴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发展成果,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政策,这本身反映出在客家基督徒精英领导下的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对比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基督教和客家精英在中国近代政治与社会变迁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追求和扮演的角色,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