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4)
报纸(43)
学位论文(26)
会议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34)
报纸 (43)
学位论文 (26)
会议论文 (3)
图书 (3)
按年份分组
2014(144)
2013(13)
2012(13)
2011(9)
2010(11)
2009(6)
2007(3)
2004(2)
1997(1)
1992(1)
按来源分组
嘉应学院学报(10)
中国商贸(2)
客家文博(1)
福建党史月刊(1)
龙岩师专学报(1)
中国农史(1)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
理论前沿(1)
艺术百家(1)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浅谈民族文化与坭兴陶的结合与运用
作者:李燕  期号:第7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坭兴陶  作品  民族文化 
描述:有独钟,优喜爱把广西壮乡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坭兴陶上,本文就民族文化与坭兴陶的结合与运用浅议几点心得。
土楼文化与为官之道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文化  为官之道  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结构  党员领导干部  2008年  闽粤地区  客家民系 
描述:土楼蕴涵的文化精神和独特的建筑结构,对党员领导干部为人处世不无启示
从客家围龙屋层级文化看社会管理创新:兼及对世界客都梅州的启示
作者:施保国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客家  层级管理  社会管理 
描述:新服务?应突出“宜居”特色,与自然的选址形成一定层级性;突出“绿色”品牌,与结构安排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层级效应。应树立正确的敬畏观;建立不同层级之经济、幸福、诚信、精神文明“契约”,服务社会管理。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作者:罗建和 曹知博  期号:第7期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精神  标志设计 
描述:通过对客家文化内涵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及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文化精神和建筑特征分析,探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哲理文化内涵特色融入现代标志的意义,对现代标志的借鉴,以及设计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寻求一些新的设计思路,赋予标志新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生命力,传承新的中国元素理念。
传统音乐的两大终止群体
作者:刘正维  期号:第1期 来源:音乐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音乐  终止群体  Y群  中心音  汉族民间音乐  终止式  民歌  客家山歌  少数民族  调式体系 
描述: re等为终止式,下称Y群体。容分述于后。终止辨述终止,在传统音乐研究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提及:1.它既指乐曲(包括器乐曲、民歌、各类曲牌、板式、唱段等。下同)的全终止,亦指腔句(含乐句。下同)的半终止。
传承与创新--龙岩市行政中心方案创作谈
作者:洪毅  期号:第2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行政中心  客家圆楼 
描述:通过对龙岩市行政中心方案设计的介绍,论述了地方传统建筑对新时期行政办公建筑创作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如何诠释基层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作者:张金辉  期号:第34期 来源:神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层文化  新内涵  梅州客都 
描述:基层民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掌握等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从而让梅州客家地区的广大基层民众可以找到一条走向精神丰富物质富饶的幸福之路。
江西古村落的空问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
作者:方志远 冯淑华  期号:第8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古村落  空间分析  旅游开发比较 
描述: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阐述了古村落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流域、地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江西省赣派、徽派及客家等三大类型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旅游开发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针对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客家菜系构建初探
作者:黎章春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菜系  构建  品牌  饮食文化 
描述:客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客家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倡议确立和完善客家菜系,并初步构筑客家菜系的基本框架,阐明其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出打造客家菜系品牌的几点思考。
道教与赣南客家人的丧葬礼仪——以于都县为例的研究
作者:罗勇 刘东荣  期号:第2期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人  散居正一道  丧葬礼仪 
描述: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相互结合参证的办法,从介绍于都道教的渊源、派系及教义入手,进而分析于都丧葬礼仪的仪式过程及散居正一道士在其中的作用;并就于都丧葬礼仪的特点、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功能和消极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人。
上页 1 2 3 ... 8 9 10 ... 12 13 14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