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47)
期刊(733)
学位论文(159)
会议论文(36)
图书(28)
视频(1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47)
期刊 (733)
学位论文 (159)
会议论文 (36)
图书 (28)
视频 (17)
按年份分组
2015(17)
2014(982)
2013(402)
2012(410)
2011(395)
2010(304)
2008(156)
2006(47)
2002(3)
199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9)
客家研究辑刊(32)
嘉应学院学报(8)
神州民俗(6)
福建乡土(4)
广东艺术(3)
暂无(1)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1)
瞭望(1)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1)
洛带 天下客的家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43期 来源:汽车时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大潮,从故土家园迁出,筚路褴褛,历尽艰辛,最终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扎根在洛带这片丰沃的土地上。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的洛带古镇已成为世界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的“码头”,有着“天下客家第一镇”的美誉。游玩洛带,走马观花是不合适的,需要花时间慢慢寻觅,用心思慢慢品味,才能在墙角屋顶发现历史的遗迹,才能听懂客家人咿呀戏文间向你轻柔细诉的流徙岁月。 巫家第40代子孙巫士专老人,便在这里品味了一辈子,细诉了一辈子。 巫氏家族祖籍福建宁化,世代善施医术,济世救人。明末清初时部分巫氏族人在“湖广填四川”的大潮中来到了四川,最终定居洛带,一住,就是几百年。如今的巫氏家族已繁衍至第83代,子孙万千,已散落在海内外各个角落。幸而还有三本《巫氏族谱》,牢牢地记载着巫氏一族的源流,默默地勾勒着巫氏族人在上百年流徙岁月中的点滴变迁。
讲述 客家草本经
作者:叶炳昌  期号:第11期 来源:生活文摘·养生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祖传秘方对治防疑难杂症煞是有效,用当地人的话说:“谁家没有几个‘防家看’的偏方”。 我的童年孱弱,病痛不少。从记事起到二十一岁步入军营,除去见识过几次青霉素针剂并留下“恐针症”外,大凡有病都服中药
徐鲁:乡土之爱永恒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4期 来源:市县风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人的珍宝,是祖先们播撒在这里的智慧之花,是一代代乡亲的心灵原稿。在这里,所有淳朴的乡土风俗,例如嫁娶、婴孩出生和满月、丧葬、坟场、居、风水,还有耕种、收获、节气等农事,都可以用村谣的方式表达出来、记录下来。
美浓地区家冢形制与祖先崇拜:以竹头角榕树坪「朱家墓园」为例
作者:刘绍丰 曾纯纯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家塚  金罐  祖先崇拜 
描述:塚的兴建,解决了葬地不足的问题,也省却了在各坟场间來回奔波的艰辛,在合族共祀的祭扫中,家族成员多了时空的聚会。美浓家塚的兴建,另方面也呈现出彰显家族力量与亲族间的竞争关系,由家塚的形制构式說明,隐含了各亲族间财力的比较。观察客家阳宅的伙房与阴居的家塚,坟墓已渐脱離给人阴森怖惧的刻板印象,家塚如同伙房兩者的构式如出一辙,家塚就像微塑的堂屋门庭,生死空间相連,人地息息相通,反映出後辈对先祖的感念之情。本研究在論述中,以文献分析、质性研究的參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实地田野访查,以美浓「朱家墓园」为例,详述美浓客家地区兴筑家塚的原因,探讨朱家來台垦拓史,朱家宗族衍分凝结的缘由;并经由文献及实地访谈,探究朱家墓园家塚的形制及其文化意涵。本研究中以祖先崇拜中厅堂牌位崇拜及坟墓祖先崇拜为主轴,說明在小传统中的宗教信仰中,儒家文化对常民信仰的内化,以及对人文的关怀。
深港地区的及其保护与利用
作者:赖德劭 彭全民 赖旻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类型  保护  利用  深圳  香港 
描述:其源流等问题,牵涉到客家民系和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法制度等一系列课题,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连广博,远非一篇文章所能阐述清楚,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深港地区的类型、现状以及保护和利用。一
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作者:郑连斌 陆舜华 包金萍 王杨 张晓瑞 薛虹 荣文国  期号:第3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头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面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年龄因素  汉族  客家人  广东 
描述:、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与年龄呈正相关,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头与年龄呈负相关。③广东客家人形态面、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高、额顶宽、颧额宽、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何香凝,一双大脚定姻缘
作者:张耀杰  期号:第6期 来源:幸福(婚姻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何香凝  廖仲恺  陈炯明  孙中山  香港  永丰舰  国民党  剪刀  姻缘  住院期间 
描述:布。一双天足的何香凝,虚岁二十还没有找到婆家。正在家人为她犯愁的时候,招商局总办廖维杰也在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为自己的归侨侄子、香港皇仁书院学生廖仲恺寻找大脚媳妇。两家人一拍即合。 1921年,孙中山到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次长。次年6月14日,廖仲恺应广东军阀陈炯明电邀前往惠州,结果遭到扣押。6月16日凌晨,陈炯明率军包围了孙中山总统府。危急时刻,一向刚强的何香凝发挥出她的超常潜能。她先是设法从陈炯明部将手中弄到一张通行证,到永丰舰会见孙中山。10天后,她终于在石井兵工厂见到了囚禁中的廖仲恺。平时有洁癖的廖仲恺,被三道铁链锁在铁床上,手上一道,脚上一道,腰部还有一道,衣服脏得粘在身上无法脱下。第二次探望时,何香凝带上剪刀,把廖仲恺的脏衣服从背后剪下来,再换上干净衣服。
关于牛石慧史实问题的实地调查
作者:萧鸿鸣  期号:第2期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牛石慧  史实研究  牛石庵  馥柏寺  书画家 
描述:34页中有详细的论述,可参阅。 由于史料的严重匮乏,牛石慧的研究在理论界一直不能深入下去,而笼罩在牛石慧与八大山人身上的谜团,便是这次奉新考察的重点。 据同治《奉新县志》卷四79页载:“牛石庵在奉化乡上村,一名柏馥寺。相传牛石慧修道处”。依据这一条信息,鸿鸣在奉新县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寻找“牛石庵”和“馥柏寺”的工作是艰苦的,因为文献中的奉化乡在明清之际的实际范围相当广泛,它是一个以客家人为居住的群体区域,包括今天奉新县的上富镇,西塔乡,甘坊乡,七里(六头),石溪、澡溪等。 奉新县文化馆的滕馆长参加过八十年代的文物普查工作。说起牛石庵,柏馥寺均未听说过。编过县志的文联副主席徐冰云亦不知道。但说到牛石慧法名法慧时,滕馆长的印象中,好象在百丈禅寺后山的刻石碑群里似乎是见过有一幅署名“法慧”的作品。百丈禅寺即是地处奉新西北...
客家人生命历程的殷红史诗——读刘晓双长篇新作《滚滚血脉》
作者:吴野  期号:第2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生命历程  客家精神  史诗  成都东郊  作品  广东梅州  新作  历史与现实  读者 
描述:的远行衍生出今天拥有18个乡镇、80万人口的客家聚居区。作品塑造了刘华夏、吴小凤、长根、鲜红、刘文安、刘白石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它画出了四川“客家人的鼻子、眼睛、头发、衣服、花板床、花轿、坟地”,画出
红色经典发新枝八子参军上舞台: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
作者:邓高正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歌舞剧  参军  赣南  采茶歌  故事  观众  大型  客家文化  赣州市  红色经典 
描述:》自2011年11月8日举行首场公演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舞台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感动了无数男女老幼。在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领域专家中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每一位观众的心都在随着故事连接在了一起,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 故事讲述的是五次反“围剿”时期的苏区瑞金,一位八个儿子的母亲,忍痛将所有孩子都送去参加红军,最终八个儿子全部阵亡的感人故事。剧情是根据当年赣南苏区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全剧共分五场,分别是:扩红模范、送子出征、七子阵亡、痛打满崽以及母子永诀。独具赣南采茶风格特色的舞曲演出,与现代化的歌舞剧风格获得了完美的结合。 当年故事的亲历者早已不在,但是人类之间最真实的情感却不会被时间、社会的变迁所磨灭,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这一部源于历史改编的采茶歌舞剧,思想和精神上获得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