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文学的历史补接与发展启示——《夜如年》意义解读
-
作者:刘家思 蒋意春
期号:第6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发展启示 女性生活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封建男权 男权话语 女性解放 客家女性 悲剧命运
-
描述:接众所周知 ,整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描述男权立场和男性话语的历史 ,女性在这一历史文本中作为“盲点”而失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男权对女性所实施的一种非人的摧残与压迫。在这里 ,女性一切都是为男权社会 (男人 )准备的 :她们的容貌、贞洁、品性、言谈、举止 ,她们的贤惠、勤劳、孝敬、责任、义务等等。男性要求女性成为一条柔弱的藤蔓攀附在自己身上 ,或像一只脆弱的花瓶 ,成为自己的一种摆设 ,并不期望她们有独立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更不愿意她们有思想有追求。所谓男主外 ,女主内 ,即是这种男权中心文化意识的显示。于是 ,便禁锢女性一切对外的活动 ,即使是农家妇女 ,也不让她们承担户外体力劳动。那种男耕女织 ,与其说是小农经济状态下劳动人民的理想生活 ,不如说是对女性生存境遇的圈定。因此 ,一般而言 ,女...
-
客家人生命历程的殷红史诗——读刘晓双长篇新作《滚滚血脉》
-
作者:吴野
期号:第2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生命历程 客家精神 史诗 成都东郊 作品 广东梅州 新作 历史与现实 读者
-
描述:的刘家湾42名后生远迁四川成都东郊龙泉的故事,展现了历史上客家人由东向西辗转入川的传奇历程。刘华夏、吴小凤、刘丁旺们栉风沐雨,流血流汗,终于落脚在成都东山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六千里路云和月,一场惨烈的远行衍生出今天拥有18个乡镇、80万人口的客家聚居区。作品塑造了刘华夏、吴小凤、长根、鲜红、刘文安、刘白石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它画出了四川“客家人的鼻子、眼睛、头发、衣服、花板床、花轿、坟地”,画出了他们“脚下的大地,头上的天,周围的山,河流里的水,高大的会馆,青瓦盖顶、泥土塌实的一进三堂两院六厢的住房”,它画出了从300年前直到现在的客家人的心,客家人的魂。它第一次让客家人活生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你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心跳,嗅到了他们身上的气味,感受到了在他们浑身上下涌动着的血脉的滚烫。作品透过这些有质无形或形神皆备的东西...
-
地域文学特色的基本元素与核心价值:以廖红球长篇小说《苍天厚
-
作者:陈利群
期号:第2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学 客家文学 核心价值 廖红球小说 《苍天厚土》
-
描述:当代文学构成地域特色的基本元素和核心价值在于地域意象标识的建设,以及诗学原生态美学观的确立。地域意象标识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物形象、民俗世相等方面;诗学原生态美学观,主要体现在情节与细节、人物形象与人际生态、人物生存活动空间、叙述模式与用词言语等要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