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千年走马——客家的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
作者:严峻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事件  客家民系  客家研究  罗香林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郑成功  收复台湾  明末清初  客家文化 
描述:些历史事件联系在一块的。与客家第四、五次大迁移的联系最为紧密的,应该是如下六个事件:
湖南客家人由来及其传统聚落景观初探
作者:刘天曌 杨载田  期号:第1期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传统聚落景观  湖南省 
描述:,前人研究成果得到了验证,而且发现其迁移扩散的范围更广,其客家传统聚落的类型也很多。但集中连片分布的不多,且多变异。
江西革命民歌粗探
作者:杨莉  期号:第27期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传统精神  社会影响  艺术特色 
描述:江西革命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江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江西革命歌曲的成因,阐述江西革命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多族群家庭的语言生活:以揭东县会中岭村为例
作者:张振江 张晓斌  期号:第5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族群家庭  客家话  潮汕话  普通话  家庭语言生活 
描述:潮汕等其他族群妇女的嫁入,使得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的会中岭村出现了客家丈夫与其他族群的妻子组成的多族群家庭。在这种多族群家庭中,由于妻子与丈夫及其他家人各自的母语背景不同、采取的语言使用策略不同,家庭语言生活渐趋复杂多样。
方言区幼儿师范普及普通话工作之我见
作者:卢端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及普通话  普通话训练  幼师生  幼儿师范学校  语流音变  方言区  幼儿教师  幼儿化  客家语  语音训练 
描述:方言区幼儿师范普及普通话工作之我见卢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如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可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但是,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差异。生活在方言区的幼儿受方言环境影响,语言发展难免地带...
客家方言区学生英语发音问题分析
作者:肖燕丽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语  客家方言  元音  辅音  发音问题 
描述:英语和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各有其独特的发音规律。本文通过比较英语和客家方言的元音、辅音的主要特点 ,具体分析客家方言区学生在学习英语元音、辅音时出现的主要问题 ,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帮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 ,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广东中山翠亨客家话方言岛记略
作者:何科根  期号:第1-6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粤语  方言岛  中山市  粤东  管理区  方言区  广东省  客家方言  词汇 
描述:话。对于当地操客家话的百姓,考其村民族谱,记为从紫金搬迁而来,时间已历百年以上。至今当地人士多已能操客、粤两种方言,一般来说对外交往讲粤语,与家人共处则仍操母语。该地客家话区的人群由于与操粤、闽方言
读王耀华《客家艺能文化》有感
作者:宋瑾  期号:第11期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艺能”  客家文化  文化意蕴  客家山歌  研究方法  文化环境  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纵横比较  表演艺术  中华民 
描述:由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客家艺能文化》一书,是“客家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部系统介绍和论述客家“艺能文化”的专著。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而客家“艺能”又是客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部专著的问世,在会天宏扬本土“母语”...
赣南革命历史民歌渊源初探
作者:杨莉  期号:第3期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红色歌谣  传统精神  社会影响  艺术特色 
描述:赣南民歌是江西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赣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赣南革命历史歌曲的成因,阐述赣南革命历史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巧用客家方言为文言教学激趣解惑
作者:张辉雄  期号:第6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教学  客家方言  解惑  激趣  巧用  中学语文教师  古汉语  汉语方言 
描述:汉语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继承了古汉语的不少特性。这是不是给了汉方言区的中学语文教师一个启示——在文言教学中适时联系汉方言的古汉语特性可为教学工作带来一些便利?有感于此,笔者以自己母语客家方言践行之,发现在文言教学中巧用之的确可为教学的激趣、解惑添砖加瓦。
上页 1 2 3 ... 5 6 7 ... 12 13 14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