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凸显客家特色 做好五篇文章 把博白客家文化节打造成品牌盛会
-
作者:黄少明
期号:第1期
来源:传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人 博白县 招商引资 文化特色 品牌 共谋发展 北部湾 经济区 美食
-
描述:家美食节等主题活动,充分展现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2010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在博白县举办。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突出"弘扬客家文化、共谋发展商机"的主题,"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宗旨,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步伐。
-
赤脚大仙专栏.喝一口客家娘酒,赞一赞客家文化等三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赤脚大仙专栏.喝一口客家娘酒,赞一赞客家文化等三篇
-
『广东语会话篇(1916年再版)』の同字异注について:声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2期
来源:台湾日本语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语会话篇』 同字异注 日本统治时期 客语假名 音声音韵 『广东语会话篇』 同字异注 日本统治时期 客家语仮 名遣い 音声音韵
-
描述:及现代客语的源流与变迁研究的探究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研究的结果显示,声母的「同字异注」产生主要是基於客语与日语内部音韵结构根本上的差异,特别是客语独有的有气·无气音的区别、齿破擦音等。但是,硬口盖鼻音的「同字异注」表记则忠实地反映客、日两种语言在音声上的差异。另外,客语口语音在语流上的变异现象也若干地反映在「同字异注」的表记中。
-
客家戏剧的传承与粤剧的同化(《中国祭祀戏剧研究》第三篇第二
-
作者:田仲一成 刘丽川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剧 粤剧 艺术评论 中国
-
描述:客家戏剧的传承与粤剧的同化(《中国祭祀戏剧研究》第三篇第二
-
赤脚大仙专栏·喝一口客家娘酒,赞一赞客家文化 等三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智慧。 客家的围龙屋,布局对称,大写意的的弯曲,丝毫不亚于欧洲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还有用来发酵古代最牛的中国水泥的石漕,把石灰,细沙,黄土反复混合拍打后,盖上石板盖让混合物发酵,如是反复八次,铺成地板,历经数百年丝毫无损,据说故宫的地板也是这弹炼成的,神奇吧!老乡介绍说,里面没有加入传说中的糯米和蛋清。 二赞客家的教育 振成楼圆形土楼的两边分别是书斋和作坊,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和理念一吃苦耐劳,崇商尚文,耕读文化,学而优则仕。 书斋的横批是“醒庐”,两边是: “醒世金绳觉,庐山面目真”,上联的佛教典故出自李白的诗句:“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下联取苏轼的《题西林壁》厢,老三和父母住中间的主位,尊老爱幼不言自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这里我们还知道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客家人出生时的胎盘,也要埋在土楼特定房间的地下一又名包衣房,象征认祖归宗。嘿嘿,前所未闻呢,我们当年出生的胎盘都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神兽,毛笔,官帽一从左到右排列在客家祠三柱高香的顶端,接受客家子孙的顶礼膜拜。福寿康宁,修齐治平,儒释道精神文化融入了客家的的血液和灵魂。 三赞客家的语言 客家话应该是汉朝的普通话! 客家人门尔晋开始南迁,封闭的山区,世外桃源保留了中原文化干¨语.’有史为证,汉书里的人物自称为哀家,客家话的“我”也足读“哀”。 就连英语的我也是读“I”(哀),学汉人的,客家话!君不见,汉朝时的围际化程度多高啊,从长安剑罗马,当时的丝绸之路是畅通无阻的。 最后用“三二一”来总结,这次我们用三天时间,行程三千里,穿越三个省(粤闽赣)。历经两个季节(第二天是立秋),喝过两眼泉水,红井水,客天下泉水。一大包土特产满载而归。 打开,剥一颗客家姜糖,甜口,暖胃。 人生的苦难 诸行无常(一切的合实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时会啼哭不止,是因为知道,从此以后人世间 十有八九。 有一个传说,讲的是人类以前是雌雄同体的,本领很大,傲视一切,终于有一天冒犯了上帝,上帝把人一分为,让人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自己的另外一半。爱情从此变成人类千古追求的美好愿望,却同时又是终生无法满足的长久困惑,这便是人类爱情悲哀的原罪。 世界上有你最爱的人,也有最爱你的人,但与你结婚的难得是这两者。大多数的婚姻要从幻想中回到现实,而现实的社会不像童话故事里讲的,王子和公主携手走进城堡,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实的缘分便是,与其说是找一个自己欣赏与被对方欣赏的人,倒不如说是找一个自己包容与被对方包容的人。 事业有成的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才华盖世的李白更是借酒消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就如《西游记》六十七回弥勒佛专程收服了自己的下走失的黄眉童,饱受精魔祸害的孙悟空抱怨弥勒佛家不谨,弥勒佛对悟孔教导说:“一则是我不懂,二则是你们师徒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人生每日重复的痛苦,就像希腊神话里的火神普罗米修斯,被绑在高加索的绝壁上,成年累月饱受老门折磨,头天晚上长好的内脏,第二天又被啄食一空。或像西绪福斯一样艰难地摊石头,每次耗尽体力将巨石推到山顶时,石头的重量迫使他后退,滚回山脚,如此重复再来。 好在潘多拉的盒子里好货压箱底,利空出尽最后还剩下希望,其实每个人天生注定都要重复着各自的痛苦,每个人的心底里却又都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人生有两杯水,一杯甜,一杯苦,有多少种喝法,就有多少种活法。 有的先苦后甜,“不怕苦,苦一时,怕苦,苦一世”。 有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有的吃苦当进补,就像巴尔扎克说: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有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人生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观音通三教 观音在佛教,道教,摩尼教中有很高的地位。 而最早观音是摩尼教的神,含义是:一呼可至的救苦救难之光。 公元3世纪摩尼教传入中亚和印度,与佛教融合,而之前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是没有偶像崇拜的。 重走唐僧西行路,路过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于佛洞,我们感叹,随着1000年前伊斯兰教东进,洞窟佛像和感概不已。壁画中中发现洞中有洞时,又再次感慨不 原来在更早的2000年前,佛教传入新疆时,摩尼教的壁画和雕像同样被墙封,然后在外面画上佛教的壁画,如今我们透过破损的墙壁,还可以看到幽暗的后室里,更早期的摩尼教文化。 洞里洞外都有观音,却各为其主。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双修”和“三修”大有人在,体现了中华文明博大和包容,禅宗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化,使之在中国发扬光大,儒佛相容,无相有宋明理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岳衡山是佛道二合一,北岳悬空寺更是儒释道三。估居的著名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别为”分出自《论语》“学然后知不足”和《礼记》“养其身有为也”。 一代儒饶宗颐大师的座右铭“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两者达到了儒释道无碍圆通的境界。
-
客家1:新加坡篇--「心系家国,志向四方」:客家文化在新加坡
-
作者:林建成 王佩琪 陈来华 卢来德
期号:第10期
来源:台湾光华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1:新加坡篇--「心系家国,志向四方」:客家文化在新加坡
-
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续论
-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客家方言 全浊声母 阴平 古入声字 长汀 分阴阳 全平行 方言声调 特点
-
描述:加尔所记崇谦堂客家话印证本文所说,完全符合。第柒节对比前篇及本篇各地客家话的调值。
-
谢桃坊先生词学研究述评
-
作者:焦印亭
期号:第0期
来源: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柳永 周邦彦 研究所 现代 宋代 吴文英 新文化 宋人 音集 代文
-
描述:的变迁》等十余种专著,并发表高品质的论文一百多篇。然而他走上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之路,却是极为漫长而又坎坷的。
-
“粤东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客家文化 粤东 综述 2010年 马来西亚 中国大陆 哥伦比亚
-
描述:COHEN)教授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会议共收到论文24篇,包含客家与当代社会、文化产业、历史、建筑等多项内容。
-
遗世独立的深山神话
-
作者:郑德雄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摄影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东方文明 山神话 遗世独立 黄褐色 汽车 民居建筑 土墙 振成楼 屋顶
-
描述:当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盘旋,当一座座黄褐色的土墙、灰黑色的环形屋顶在郁郁葱葱的青山绿树掩映下扑入眼帘时,我确信自己看到了客家祖先写在深山里的一篇篇建筑神话。早听说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