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客家音乐融入赣州高校音乐教育的途径
-
作者:蔡思颖
期号:第22期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高校音乐教育 传承
-
描述:在传承和弘扬赣南本土客家音乐的过程中,赣州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较好的优势,而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大学生了解客家音乐文化,弘扬客家音乐的优秀传统,本文就客家音乐如何真正融入赣州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
日据初期新竹地区初等教育与地方社会
-
作者:傅宝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社会 初等教育 教育制度 国家权力 殖民统治 教育政策 国家话语 教育系统
-
描述:率提高及对师资培育的重视应归因于日本统治时期的教育政策。同时许多学者也肯定日本的教育制度对台湾的近代化有其贡献。然而这种教育形塑过程是如何达成的,国家权力如何与地方社会互动,初期台湾地方社会又是以何种心态面对此种教育制度,对地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是本文研究的旨趣所在。[第一段]
-
《飞》协同教学设计
-
作者:王翠菱 周素琼
期号:第3期
来源:小学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飞》 教学设计 协同 儿童文学作品 1949年 成长背景 成长过程 冯辉岳
-
描述:一、文本背景及内容分析 冯辉岳先生,1949年生于台湾桃园县龙潭乡,这是一个朴实的客家村庄。辉岳先生以他一贯的质朴,创作了不少温馨的儿童文学作品。《飞》这篇文章,从“我是只小小鸟”开始,接着以成长背景中的种种回忆,描写出一个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飞翔”的渴望与期待。
-
浏阳客家方言中的“跍”
-
作者:沈雪飞
期号:第5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浏阳方言 跍 栖
-
描述:“跍”是浏阳客家方言中一个特殊的词.它可以作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和副词.做介词时可以用来引进时间和处所,以及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和状态的持续.本文主要对“跍”的来源进行探讨,分析其意义和用法,与相似介词“栖”和浏阳话中的“跍哒”进行比较,阐述它的动词义到介词义的演变过程.
-
赣南客家祭祖仪式文化内涵之探析:以西江镇许氏“坚盛堂”祭祖
-
作者:叶增忠 查丽红
期号:第6期
来源: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会昌县西江镇 祭祖 文化内涵
-
描述:在古老的赣南,一直延续着祭祖仪式.祭祖是族人和祖先之间的交流,也是幻想中的人与神的对话.文章试图以人类学的“深描”的视角记录会昌县西江镇许氏“坚盛堂”清明祭祖仪式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文化内涵分析.祭祖仪式体现了客家人尊祖敬宗、族群认同,也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信仰,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
-
浅论客家移民与客家精神的形成
-
作者:胥思省
期号:第15期
来源:青年与社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迁徙 客家精神 影响
-
描述:客家人在千年的移民过程中,形成了被世人广为赞颂的客家精神。客家移民对客家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面对万里的征途,客家精神又支撑着他们坚持走下去。客家精神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不断演变。
-
客家谚语意义构建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
作者:戴斯谨
期号:第4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谚语 社会语言学 人文特征
-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客家人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客家文化的有力表现。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客家谚语意义构建来探讨客家人文特征。
-
客家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整合
-
作者:林芳 李春南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思想政治 课程资源 整合
-
描述:客家文化进课堂,将客家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整合开发,以丰富的客家古代传统文化、近代红色文化、当代绿色创新社会管理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学科渗透、文本转化、探究实践等路径整合、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激活学科生机和魅力,增进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感情,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弘扬。
-
村落视野中的乡村社会整合:广东梅县书坑村的个案研究
-
作者:杨小柳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广东梅县客家村庄书坑村利用村落共同体的整合因素,发动群众和外出华侨乡贤改善村庄基础设施,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此实例,展现了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30年巨变过程中的延续和创新,并探讨了这种延续和创新对于当代乡村社会整合的现实意义。
-
赣南客家风水信仰解读
-
作者:曾春秀
期号:第30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风水 民俗 赣南
-
描述:风水术在唐末随客家先民的迁移传入赣南。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又受“巫文化”及祖先崇拜的影响,加之宋明理学的勃兴,风水术在赣南得以兴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风水信仰深深地扎根于客家人的心灵之中,深刻的影响着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