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两岸三地的比较看东势大埔客家话的特殊35/55调的性质与
-
作者:曹逢甫 李一芬
期号:第1期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小称词 语法化 大埔 方言
-
描述:即台中东势、广东大埔(主要是高陂)以及新加坡,大埔客家话的比较,藉以厘清35/55调的性质、作用以及历史来源的问题。此外,并以语法化输回的角度切入分析东势特殊35/55调,发现透过这种新观点让我们清楚看出东势特殊35/55调是原来小称词的残存部分。
-
从“山”性和“客”性看客家精神
-
作者:张竞新 李蓉 周海珠
期号:第2期
来源:民风(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精神 山性 客性
-
描述:客家精神伴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定居而产生、形成,它深刻地表现了客家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构成。而客家精神的产生、形成是与客家的“山”性“和客”性分不开的,本文从“山”性和“客”性这两个特点来解读客家精神。
-
加强区域切作,实现共同繁荣——闽粤赣13地市党政领导第二次
-
作者:暂无
来源:漳州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加强区域切作,实现共同繁荣——闽粤赣13地市党政领导第二次
-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
作者:何星亮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多样性 同一性 中国社科院 中华文化 国家统一 文化凝聚力 文化整体
-
描述: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既要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惟有如此,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本刊转发的中国社科院
-
浅析客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
-
作者:刘运娟 陈东生 甘应进
期号:第3期
来源: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服饰文化 根源性 融合性
-
描述:客家人作为中原衣冠士族南迁而来的一个民系,其服饰与中原服饰从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故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体现其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根源性,同时又体现出与南方民族服饰融合之特征。
-
台湾客家文学的泛化与特化析论
-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文学 泛化 特化
-
描述:”概念是空泛、浮泛的呈现,缺点在无独特性,不切实,优点在具有普遍性。客家文学的特化,则标举出客家文学有别于其它族群的特殊性。
-
贴近性对台广播中的运用与发展
-
作者:卢文兴
期号:第12期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其“本土化”偏好,合理的要予以满足,如按照现代传播学贴近性原理,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和需求,多提供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节目产品,尽量照顾他们的欣赏口味和收听习惯。而对不合理的部分,则注意耐心引导,循循善诱
-
论客家山歌的文学性
-
作者:黄毅环
期号:第5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含蓄美 意境美 朴实美 文学性
-
描述: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中独享盛誉,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客家山歌歌词蕴含的文学性、营造情感的张力、表现生活的智慧以及歌者快乐的人生心态,为我们开启了一片精神家园,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文学色彩的艺术世界。
-
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题型例说
-
作者:董显逵
期号:第18期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客家人 解决问题 题型特点 综合运用 语言表达 客家精神 语文学科 文学活动 人文性
-
描述: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综合"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二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三是课堂与生活的交融。考点一般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主持、组织文学活动,提出问题并制定计划,整理材料并解决问题,
-
试论山歌剧的表演及其兼容性
-
作者:徐秋菊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山歌剧 戏曲 风格 话剧 客家山歌 诞生 存在 归属 观点
-
描述: 客家山歌剧诞生后,人们就争论其类别归属。属戏曲呢?还是属新歌剧?它应该形成什么样的表演艺术风格?建立怎样的表演艺术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山歌剧的表演应该向戏曲靠拢,一种则认为山歌剧的表演艺术风格就是话剧加唱,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带有片面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截然分开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