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小村庄的回忆
-
作者:李可颖
期号:第13期
来源:广州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想起以前跟外婆一起住的房子,已经荒废数年,日久失修,并且附近的一间柴房已经倒塌,于是我就回到外婆的故居,拍下相片,以作回忆。 从前外婆家的地方十分简洁,却别具特色。三四户人家住在一起,每家正门都正对着天井,组成了一个小型合院,占地只有120平方左右。更特别的是,两所“小合院”并在一起,由一条小走廊从中间连通,七户人家就这样紧紧相连在一起了。七户人家一起生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在我的回忆里,那时的七户人家,却融洽地生活在一起。那时清晨的鸡鸣,悠扬的山歌,门外的赶牛声,还有外婆为我们准备早餐而砍柴烧火的声音,缭绕在天井的每个角落,进入我蒙蒙胧胧的睡梦中。山涧的流水,随着时间,流过山腰,流经小木桥,流进田里,而外婆常常在午间到田里摘回各种各样的青菜、番茄等,准备午餐。晚间凉凉的风吹来时,领牛归来的表哥骑在牛背上,一身脏兮兮地,却满脸笑容,说着今天捉了多少鱼,干了什么农活,还小的我,只好在晚餐的时候,静静地听着他们聊着外面的故事。
-
台湾客家义民庙节庆文化意涵之研究:以新竹义民庙节庆为例
-
作者:刘焕云 黄尚煃 张民光
期号:第5期
来源:身体文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义民庙 义民精神 祭典 文化意涵
-
描述:然而,为何会有义民庙,其形成之历史为何?客家人为何会有此一独特的义民信仰与祭典仪式?对客家人而言,祭典仪式有何独特的文化意涵?这些都值得探究。就新竹地区而言,新埔义民庙节庆祭典,有其独特的祭品巳团组织,是台湾最早也最完整的义民庙庆典o 每年农历七月义民庙节庆,是新竹客家人非常重视的一项祭典,此时均举行祭典仪式,如奉饭、九献韩、午问献供、晚间普j度、法师拜忏、神猪比赛,神猪比赛、施放水灯、客家山歌比赛、客家戏曲表演,或是千人挑担负重致远等活动,都展现客家宗教信仰特色。可以说,新竹义民庙的信仰,深含客家文化的奥蕴。本文以田野调查及实地访查方法,探讨新竹新埔联庄2007 年义民庙祭典节庆,诠释其所蕴含之文化奥蕴o 并明说出在全球化与客家文化存亡绝续的今天,客家人应发挥客家义民精神,人人同心协力,一本「义民精神J 的崇高理念与文化意识,共同为保存与发扬台湾客家文化而努力。
-
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
-
作者:劉煥雲 張民光 黃尚煃
期号:第4期
来源:漢學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客家文藝復興
-
描述:旨在研究客家山歌的文化內涵,分析客家山歌之起源、種類、歌詞,並探討台灣客家山歌沒落之現象,詮釋山歌有助於客家話與客家文化之傳承;由山歌的推廣擴大到,謀求台灣客家文化的全面復興。
-
战後台湾客家音乐的建制化历程:以《中原(苗友)》月刊(19
-
作者:许馨文
期号:第171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 音乐社会史 建制化 地方报刊 中原苗友
-
描述:協會的組成、「改進」運動的推行、歌唱比賽與音樂會的風行、客家音樂的赴日巡演、歌謠教育課程的施行,以及客家廣播劇、唱片、電影電視節目的製作。其次,我檢視這些機構性音樂活動的建制邏輯,分析它們如何促成客家
-
城变 洛带古镇:娱乐化的客家婚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公里外的达州嫁过来的客家媳妇。此刻新娘身披洁白婚纱,新郎一袭白色西装,两个人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如同三月的阳光。 洛带古镇,堪称中国西部地区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这里独特的客家婚俗风情更是闻名于世。 就在邹军和他的新娘忙着记录他们的爱情幸福生活这会儿,五凤楼广场上不知几时已经集合起了一支特殊的迎亲队伍,前头是腰鼓队,接着一溜鸡公车,再后面就是秧歌队。这支队伍从广场出发,一路吹吹打打向着古镇街上游行。 队伍中最抢眼的当数驮着新娘的鸡公车了。每辆车都扎着红绸,穿戴整齐描红涂粉的“新娘”端坐在鸡公车上,脸上还不时露出几分扭捏的表情,只可惜就是这些“新娘”都太老了一点,清一色的老太太,都在六七十岁的模样。迎亲队伍鼓乐齐鸣,在古镇一路游行,小孩子们跟前撵后,游客们纷纷睹稀奇,场面煞是热闹。 这就是今天洛带古镇每逢节假日常能看到的一幕——客家婚俗中的迎亲送亲。 昨日风情穿越历史而来 洛带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几大会馆、修旧如旧的古镇风貌以及丰富古朴的客家风俗而吸引着远近游客,成为大成都范围内一处著名的古镇民俗风情旅游胜地。 明末清初时期,四川连年战乱,人口凋敝,朝廷发动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而在此前后,客家人就已经从闽南、粤东、赣南等地跋山涉水而来,慢慢地形成了以龙泉山山麓洛带镇为中心的客家人聚居区,他们称之为成都的“东山”,客家人丁最鼎沸的时候一度买田置地到了成都的东门桥。几百年来的文化融合中,客家人却一直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礼仪,客家人的婚礼习俗更是其中不可不提到的重要一章。 “应该这样说,客家人这个支系,他是汉族中的汉族”。50多岁的李声鸿,洛带古镇游客中心主任,洛带客家艺术团团长,客家李姓家族十三代传人,他不无自豪地这样告诉记者。 在李声鸿的叙述中,远古时期,客家人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八大支系中最精髓的一个支系,是当时的贵族,称为“衣冠土族”,为躲避战乱,历史上经过了几次大的迁徙,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而第四次大迁徙就是当时有史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今天看这段历史,有人就开玩笑地说,我们客家人参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部大开发,这话一点不为过。”李声鸿显然很认可这个玩笑。 说到客家婚礼风俗,李声鸿娓娓道来。客家人的婚俗从青年男女对山歌开始,一对青年男女在大自然的屏幕前相互“卡拉” 番,感觉“OK”了,小伙子家里就会请媒人上女家说媒,讨要两人八字,媒婆与双方家长各自理论一番,合则继续,不合则就此打住。 洛带镇老年大学的李老师,一位70岁老人即兴为记者清唱了 段客家人的情歌—— 阿妹哎,你过来! 要我唱山歌你就走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不见妹面心就恢恢,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阿哥哎,你过来! 要我唱山歌你就走过来哟!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不见哥面心就恢恢, 你会游水就游过来哟! 你有胆就游过来哟! 阿妹(哥)哎,你好啊! 相爱唱山歌同心游爱河哎! 鸳鸯戏水情欢畅哎! 天长地久不分开哎! 相亲相爱同到白头哎! 八字既合,则是女家派人到男家“看家务”,看看田土山坡有几多,查查牛羊鸡冢有几头,实际就是查男家的家底是不是殷实。接下来就是“查期”、 “过礼”、“迎亲”、“哭嫁”、 “拜堂”等礼仪了。 犹具特色的当数“哭嫁”。新娘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须于娘家伤伤心心大哭 场,谓之“哭嫁”。哭前于水桶中点七星灯,父母焚香祭祖,禀告女儿即将出嫁的消息。女儿跪红毡或蒲团上,哭述爹亲娘亲、哥嫂弟兄以往的好处,对即将过门的生活感到惶悚和惊恐。父母双双坐于高堂,也随之泪眼婆娑。哭嫁的歌词哀婉凄绝,表达出旧时代女子婚姻不能自主的悲伤心情,哭嫁还喻示着女子的贞洁,哭得越是长久动容,越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好感。 在洛带古镇的迎亲队里,71岁的朱盛珍老人经不住记者一再央求,开嗓“哭”了一回—— 一根肠子九尺长, 打个疙瘩甩过墙。 千年不想金瓜子, 万年不想离爹娘。 这个花轿我不坐, 坐了花轿要改姓。 哭嫁的唱词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骂媒”—— 媒人是根大黄狗, 这头吃了那头走。 又说主家饭好吃, 又说主家路好走, 又说主家田地宽, 又说主家银钱多, 不管嘴巴说啥子, 只要包包装得满…… 迎亲队伍里有位扮演媒婆的老太太,听几位热心的老人说,这个老太太就会唱媒婆的说辞。记者找到这个“媒婆”攀谈起来,知道老人叫林素芳,已是73岁高龄,13岁就嫁到洛带镇,家中四代同堂,重孙都有了四个。说到媒婆,老人笑了,她说她只为亲友做过媒,从没做过专门的媒婆,现如今只是在镇上组织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活动中扮演媒婆的角色。 林素芳老人终于还是念叨了一段媒婆的说辞—— 做媒人,两张脸, 嘴要甜来心要狠, 每日场街转, 上场走到下场把事编。 又说东家茶好吃, 又说西家准开花, 耍个男子像金童, 耍个女儿像天仙, 荷花说方又说圆, 只图媒婆包包满。 赶场牵红线, 油大吃不完。 做媒人,就想钱, 莫得钱,谁人干, 东拉西扯说得圆。 “过米筛”,新娘出门之前要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脱去旧鞋换新鞋,称“过米筛”,意味着新娘不带走娘家的财气而到婆家重新创业。 媒人率新郎等来到女家迎亲时,女家用长凳拦住大门,其余通道也派人把守,俗称“拦媒”。 拦媒之处,男家无不一一派发红包通关。“谢媒”则在男家,当媒人把新娘迎回男家时,并不急于进入男家院落,而是于大门外高傲立住,等待新郎及其父母前去“谢红”,媒人此时信口诌说四言八句,男家须马上递以“红包”,不满其欲,则不肯进屋。 “回车马仪”,旧时俗传新妇出嫁,本家死
-
赏味台湾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Every-one》 上映时间:1 0月16日 简介:单身未婚女性依芙琳寂寞地被困在小小的照相馆中,重复着无聊的工作。三十岁生日那天,她登录游戏交友网站寻找第二春,却误闯女同志
-
海丰擂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健康天地·茶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炒米。据说前些年,倘若你秋后来到海丰农村,还会处处闻到悦耳的舂谷声。那些兴高采烈的妇女们你帮我,我帮你,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则欢天喜地地在周围嬉戏,剥那刚刚晒干又熟了的稻谷吃,满眼涌现的是一派农家康乐
-
FENGHUANG AAUGHTER TO BE MARR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大酒”。最热闹的非劝酒和对歌莫属了。由香香的姐妹提着酒壶陪同,首先来首席劝酒,由新娘的姐妹先介绍新娘对所要劝酒的客人的称呼,然后新娘开始唱劝酒歌: 一双酒盏花又红; 端来桌上劝舅公
-
金钱本色 酒随竹子长钱随绝招来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养生酒液。几天后,他发现竹笋照常抽枝、长叶。过了1个月,砍下一根竹子,倒出酒一尝,,朋友都说味道不错,可以试着推广。 “一桶客家”受青睐 当时,山上的竹笋正在抽枝,再长就是竹子,外壳
-
THE TIME OF SUJIA WEI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成了客家人的身份证?苏家围这本厚重的书,也许能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答案。一部苏氏族谱,记载了苏氏宗族的历史渊源,也是客家人迁徙史的辅证。这里的18座府第式的明清民居,隐含了客家人对阴阳风水学的理解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