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析:以粤东梅州为例
-
作者:李尚宁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产业的崛起,推动客家优秀文化传承,提升客家人的自我文化认同与自信。
-
族群省思
-
作者:《远见杂志》编辑部
期号:第121期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正积极重新认识自我,厘清自己的台湾历史定位。这是一个台湾四大族群齐步迈进的年代。
-
反思,学生成长的“催化剂”——《走进客家小吃》综合实践活动
-
作者:曾扬明
期号:第7期
来源:新课程教学案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成长 小吃 客家 活动评价 催化剂 体验生活 消费情况 亲身体验 收集信息
-
描述:、写建议书、也可写说明书。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得到成长。[第一段]
-
形意拳的鼻祖——岳飞
-
作者:布秉全
期号:第9期
来源:精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拳之说持否定态度,并在形(心)意拳界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不再提起岳飞。但是我认为否定之论据,显然有失偏颇。形(心)意拳门历代尊岳飞为鼻祖,或者说岳飞所练的拳法及思想理论是形(心)意拳的雏形是有一定
-
否定政府/重建村莊:中國大陸梅縣客家地區自發社區組識的形成
-
作者:古學斌
期号:第66期
来源:臺灣社會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區發展 社會資本 自發組織 基層政治
-
描述:的過程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村民自我認同的重構在近代中國農村地方政治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社區發展如何借用農村的傳統文化網絡和資源呢?古村的例子對我們這群在農村搞社區發展的學者又有甚麼的啓迪和借鑑作用呢
-
方箕形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箕形砚 私人收藏 古董 宋代
-
描述:高3.8厘米,前端宽10厘米,尾宽9厘米,长14厘米,估为试制产品,满身沾粘窑渣。器底前端附两台足,呈前高后倾状。砚盘内无釉,余施黄绿色釉,釉质肥厚温润。虽为箕形但又有宋代抄手砚的稚模,线条见棱见角,系水车窑仅见方形器,殊为难得。
-
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
-
作者:郑威
期号:第4期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
-
描述:平衡,可以更好地解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强族群认同的意识,提升文化的自我传承能力。
-
试论广西客家人的族群认同:以防城港市为例
-
作者:耿西静
期号:第19期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族群认同 防城港 客家
-
描述:文以广西防城港市的客家人为例,旨在通过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各种文化表征来体现客家的族群认同。
-
什么是客家——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中心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导论 族群理论 客家民系 自我认同 中心主义 社会情境
-
描述: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对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第一段]
-
石灰草纸巧为材天门高处立阿公:始兴明清客家围楼的灰塑艺术
-
作者:谢琳
期号:第8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客家 石灰 艺术 天门 民居建筑 北宋时期
-
描述:广东省始兴县现存围屋围楼二百多座,大都兴建于明清时期,是规模宏大、建筑特殊、保存完好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大概在北宋时期,始兴客家的祖先从福建省瓦子街(闽西南)和上杭等地逐渐南下,并经几度迁徙,最终选择在粤北始兴山区定居,并修建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围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