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35)
学位论文(863)
报纸(424)
图书(156)
会议论文(71)
视频(1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35)
学位论文 (863)
报纸 (424)
图书 (156)
会议论文 (71)
视频 (19)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14(2170)
2013(133)
2012(151)
2011(156)
2009(121)
2007(79)
2006(45)
2005(32)
2001(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99)
嘉应学院学报(81)
客家研究辑刊(77)
方言(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
韶关学院学报(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北京:语文出版社(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合唱《行路难》分析
作者:秦晋 韩亚宁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陆在易  行路难  结构  和声  创作手法  客家山歌 
描述:合唱《行路难》是陆在易的合唱代表作之一,作品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合唱创作的丰富手法和旋律写作的深厚功力。本文对作品的结构、和声和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对作品中的客家山歌创作进行了研究。
本地、福佬、客家的由来与发展
作者:杨成志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人  文化传统  文献资料  性格特点  社会历史  方言  孙中山  普通话  太平天国革命  广府人 
描述:简介如下:
中华客家的历史舞台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研究  舞台  闽粤赣边区  方言  历史文化考察  分布区域  闽西客家  罗香林  广东梅州 
描述:传统所谓的纯客家县市与非纯客家县市,罗
“客家”不是籍贯
作者:邓增松  期号:第7期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同民族  汉族  炎黄子孙  海南  苗族  回族  广东东部  方言  潮州话  客家话 
描述:世上万事万物,都可以按不同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就我们炎黄子孙而言,若按民族标准,可以分成汉族、回族、苗族等56个不同民族的人;若按省籍标准,可以分成广东人、福建人、海南人等31个不同省
客家平伙宴:吃的是气氛
作者:李玉林  期号:第10期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客家人  自助餐  饮食习俗  打平  赣南客家  粤东客家  气氛  聚餐  方言 
描述:口福,而且还可借此喝酒聊天,畅叙友情。它不但吃前分摊了开支,吃前还人人动手,分摊了宰杀、除毛、挑水、烧火的全部劳作,可谓彻头彻尾的自助餐。
北部吴语毗陵小片的三个语音现象
作者:黄娟  期号:第26期 来源:科技咨询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部吴语  毗陵小片  语音现象 
描述:大新镇位于北部吴语的毗陵小片,来母字读如定母的现象在江西赣方言、客家方言并不少见,但是在北部吴语却是首例。同时在毗陵小片流摄开口一等字有[-i-]介音以及[o][o]韵的[f/v]读如[h/|↓]的现象也很少能见了,但是在大新话中这三种现象仍然存在。
漳州方言童谣过台湾
作者:张嘉星  期号:第1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闽南方言  童谣  漳州  语言形态  闽台地区  客家方言  普通话 
描述:闽台地区存在着四种语言形态的童谣,一是闽南方言童谣,二是客家方言童谣,三是普通话童谣,四是台湾原住民歌谣。本文所称漳州方言童谣指的是闽南方言童谣(以下简称漳州童谣)。
潋江镇方言在兴国客家山歌《赞八仙》中的表现
作者:杨婷 唐玉琴  期号:第2期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潋江镇方言  兴国客家山歌  《赞八仙》  表现 
描述:地域文化对音乐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自然的音乐文化现象。潋江镇方言对叙事类兴国客家山歌的影响可以从语言字调对歌词的影响来看。本文从潋江镇方言的角度来分析其在兴国客家山歌《赞八仙》中的表现。
梅县方言动词的体貌研究
作者:王秋珺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方言  体貌  时间模型  “啊” 
描述:本文通过分析梅县话中对于动作的表达有哪些形式,所表达的动作在事态发展中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情貌等,尝试总结梅县话中动词体貌表达的规律,以此揭示操该方言的人群所具有的思维特点。
江西信丰(铁石口)客家方言的音韵特点
作者:张倩  期号:第1期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丰  客家方言  音韵特点  见组  山摄  浊上字 
描述:见组读如精组、山摄合口一等今读声化韵[m]、浊声母上声字今读上声是铁石口客家方言较为显著的特征.在历时层面上,具体分析了古见组、古浊上字今读的类型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