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15)
期刊(329)
学位论文(89)
视频(16)
图书(7)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15)
期刊 (329)
学位论文 (89)
视频 (16)
图书 (7)
会议论文 (5)
按年份分组
2015(16)
2014(578)
2013(424)
2012(441)
2011(400)
2010(339)
2009(169)
2008(164)
2003(3)
2000(1)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125)
其它(106)
香港文汇报(49)
深圳侨报(41)
旅游纵览(2)
花都乡音(1)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
福粤公蔡氏宗亲联谊会;《蔡氏文化荟萃》编委会(1)
东方论坛(1)
國文學誌(1)
迁徙之痛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流域移到长江流域,北宋末年和清初明末的人口大迁徙,使中国的文化重心南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能人倒是常在各国流窜,希冀把文武艺货卖国君家。按现在的话说,是人才流动。卫国人吴起,先后在鲁、魏、楚统领军队,战功卓著;卫国人商鞅使秦国强盛,为秦灭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家在周王室属地的苏秦以三寸不烂之舌,推销合纵抗秦之术,佩六国相印;楚国人李斯位及秦相,一纸《谏逐客令》千古传颂。 还是这个商鞅,在秦国推行“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老百姓不能随便搬迁,那些愚昧迟钝以及扰乱农事的百姓,没有其他谋生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国发生大饥荒,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也曾下达“民无得擅徙”的命令,将试图外出逃荒要饭的老百姓截回。 之后,除了60年代因重工业战备迁移而举家搬到“大三线小三线”的大量工人,除了“文革”后期上山下乡的1600多万知识青年,绝大多数中国百姓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做一颗“螺丝钉”。
从家国历史看台湾族群融合
作者:刘芳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48年7月15日启航,投入上海与基隆间,到1949年1月27日最后一班,共计行驶35个航班。1949年1月27日,当年除夕的前一天,超载的太平轮在行驶途中与货船建元轮相撞。建元轮五分钟后灭顶
从贫民窟走出的“终身贵族”
作者:张东亮  期号:第5期 来源:情感读本(意志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孩子,韦鸣恩明白,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去奋斗。他在课余自学起了法语和德语,教材是父亲从旧货市场给他淘来的,是两本1950年代出版的破书。 有一次,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加上劳累过度,韦鸣恩在伦敦一家西餐馆洗刷着堆积如山的碗碟时,忽然感到腹部如刀绞般疼痛,因怕苛刻的老板说自己“偷奸耍滑”而不敢请假,尽管疼得直冒冷汗,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工作。20分钟后,随着“咣当”一声巨响,一摞盘子被摔得粉碎,韦鸣恩也当场昏倒在地。 老板把韦鸣恩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患上了急性肠胃炎。没想到,这位一向以严苛和“抠门”著称的餐馆老板,事后不仅给韦鸣恩放了半个月的带薪病假,还多次带着礼物去家里慰问他。老板被韦鸣恩的勤劳和坚毅深深打动了,此后两人竟成了忘年交。 两个月后,老板不再让韦鸣恩在餐馆里“埋没才华”,而是请他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做起了家教,薪水是他当洗碗工的3倍。
门槛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三角洲·青春阅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奶奶!” “哐、哐、哐!”——“小小奶奶!” 来人一边拍打一边唤。门环好比是机关似的,“哐、哐、哐”一拍,“小小奶奶”的声音就出来了。 “来喽!来喽!”我妈在堂屋就高声地应着,这在给敲门人报个信:家里有人,也是怕敲门人等得急;其实,咚、咚、咚一块向外跑的还有小小。她牢牢地拽住我妈的手,或是拽住我妈的衣服,生怕我妈会跨过门槛跑出去似的,这会小小无论手里在玩什么样心仪的玩具都会丢下来跟着我妈向门外跑。我妈也真有意思,逗小小,她故意加快脚步,不让小小撵上,眼看小小要哭的时候,才停下来,稍稍站定,伸出两手。小小呢,也便飞地向我妈的怀抱里扑来。 “小小奶奶”就是我妈。“小小”是我的小侄女。我小侄女的名字就叫“小小”。 这当儿不行。不能让人这么敲门。有响。拧过门耳之后我妈就在门槛边坐着。 来找我妈的人很多。我大(父亲)吃过中饭之后说好是去打麻将的,却常常折回拿茶杯,“哐、哐、哐”,这让我妈数落过好几回“不长记性”;更多的是房客家的亲戚,我妈并不都认识,这都隔一两代了。“你找谁?”我妈问。“秋宏年。”对方答。“没有。”我妈回。对方不信。“秋老根的大孙子。”“呵呵,进来进来,有的有的。”我妈态度立马就变。是家乡人,像是对上暗号似的,都是自己人。我妈是个忠诚的门卫。还有呢,要饭的也来,“哐、哐、哐”,这好办。我妈在门边窗台上放一纸杯硬币呢。这些硬币都是我妈上街买菜回来扔里去的。她一迈进门槛就开始掏衣兜了,有硬币,“咣”地一扔,就像是进门有人跟她打招呼一样。我妈嘴角浅浅地一乐。有要饭的我妈便从纸杯里拿一个或是几个硬币。这倒好,会有好些硬币“咣咣咣”跟我妈打招呼。 阳光软,温柔得像是一只猫咪。猫咪打盹,猫咪都睏了。院子里只有广玉兰挺精神的,每片叶子都圆睁着眼。 我妈这么紧紧地坐在门槛边自有她的道理。午休嘛,就是要让人午休,院里的这些孩子晚上睡得比星星都迟,起得比耕田的还早。谁来也不见,谁来了也甭想敲门。 一院孩子。一个,两个,三个,一共五个;我妈会这样数,秋老根的大孙子,李光头的小孙女,孙二秃子二儿子家的,等等。她一定不记得这些孩子的名字,要不她怎么会不知道“秋宏年”呢。秋宏年已住我们家半年了。 这些孩子都是秋李郢的。一晃三十多年了。秋李郢是我大下放的地方,我妈也跟着去的。这些年我大每年都到秋李郢去,我妈也去。我大我妈就邀秋李郢的人到我家来玩。邀来邀去却是来了几个孩子。这些孩子都上高三了,在县中读书。高三的孩子家长大多会想着跟着陪读,在外面租住房子。我家就住县中边上,我妈就当上房东了,当上了秋李郢孩子的房东。我估计我妈吃了不少亏,跟别人家比她好像没收什么钱。我曾试着问过我妈,遭了我妈的白眼:钱!钱!钱!掉钱眼里去了!我跟你大下放那年房子还不都是他们盖的,我又花多少我钱!哼! 这之后我便不再问了。谁让他们有一笔“糊涂账”呢。 “还有34天就要高考了。”我妈把孩子高考的时间掐得很准,这都是院子里孩子家长说的,哪天不说好几遍呢。我妈成了高考的倒计时钟似的。这座钟就挂在门槛旁边。 其实,有时也怨不得门环,是风。是风把那两只门环吹响的。这也不行。我妈有办法,就像我妈让门臼不叽咕会在门臼上滴几滴色拉油一样。我妈在门环上拴根线,线上吊两只小皮球囊。让你响!我妈做过这些之后有莫名的快意。我妈为自己的创意而自得。我担心的是,这些皮球囊要是弄丢了小小回来不找她麻烦才怪。这些皮球囊是小小的玩具。 呵,小小呢。小小到她外婆家去了。她一定是怕小小扰这一院孩子。我妈从堂屋跑出的时候还忽而转过身来,还想伸出手去,她一定以为小小还在她的身后追她。她出门的步子明显变慢。我妈好些日没听到小小的哭声了,我妈想小小了。想哭的是我妈。 我们家出过两个清华,一个北大,三个南大。外人乍一听以为都是我们家的孩子,惊羡我妈。我猜我妈是故意这样说的,故意让人闹不明白的。我和我弟明白。院子里建了三间小房子,这些小房子也都是秋李郢的人来自己盖的。我跟我弟也没办法,我们又不常回家。再说了,为之我弟也不满,让他们作!家里的房子那么多,没人住也空得很。起先这让我大我妈很闷。宁要心宽不要屋宽,屋宽总是不好。也罢。让他们作。我和我弟也都认了。只要他俩开心就好。不过秋李郢的人不这样想。秋李郢的人说我们家是块福地。我妈就是个菩萨。我妈就是个佛! 我妈是个佛?守着门槛,半睡半醒,我妈像个佛? 佛知道,让孩子用力跨过这道门槛,走得越远越好。我妈常这样跟孩子说。佛呢,佛还不就是整日守着门槛,这会是一道怎样的门槛呢。我妈如佛。
川菜的国菜之路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川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全面地深度地欢迎,还有一些距离。 川菜成为一种国菜,不是野心,而是理想;不是胡言乱语的空想,而自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依据。 从历史上看,虽然1 700多年前的史书《华阳国志》就有关
潇洒做“账客”,月光族夫妻成理财高手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故事·新视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应酬等一应大小开支全记在账本上。又过了一个月,她和齐权仔细核算各类支出所占的比例,又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每月花在出租车上的费用占总支出的9.2%,二是外出就餐的费用占总支出的16. 1%。景莉雅总结经验
人文融合的范本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三峡·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据称有800多个。唱、做、念、(舞),表演艺术丰富。在武打戏中,还把南派武功融于其中。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唱腔音乐有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成为广东地方一大剧种
让字门改变你的命运 让名师指点你的前途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生意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简单,完全打破一般按摩师学习1到3年仅会保健不会治病的陋习,它以见效快,不复发,方法简单易学为特色,能够为绝大部分中低层经济能力的患者所接受,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所以加盟字门医疗
沪上尪怪小书店,当代知青心水处
作者:暂无 期号:第28期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5月1 8日进入试营业,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和1984谈恋爱的人多到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分泌出多余的荷尔蒙来热爱书籍,就像男人热爱女人,女人热爱名牌包包。有几乎每天来“打卡”的小胖,也有每次来只要一杯
公车餐厅 天下第一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9期 来源:海外星云·时政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餐饮生意的朋友引领下,他亲自货比三家,结果发现蔬菜、肉品在台北中央大市场买最新鲜划算,海鲜则要到基隆鱼市采买。“现在每隔一天,我就会到基隆补货;凌晨1点多收摊打烊,2点多再去挑货;成本和过去让厂商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