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62)
报纸(1681)
学位论文(357)
图书(259)
会议论文(70)
视频(6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62)
报纸 (1681)
学位论文 (357)
图书 (259)
会议论文 (70)
视频 (63)
按年份分组
2014(2088)
2013(313)
2011(389)
2010(313)
2009(158)
2008(159)
2007(96)
2006(66)
2004(34)
2003(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5)
龙岩师专学报(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4)
中国经济史研究(3)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1)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术交流(1)
北京:华龄出版社(1)
赣南民间舞蹈“原生态”性文化探析
作者:刘斌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舞蹈  赣南客家  文化心理  劳动生活  客家先民  生命本体  山地丘陵  仪式舞蹈  舞蹈艺术  傩戏 
描述:赣南地处江西的最南部,位于赣江源头,东临闽西,南接粤北,西连湘东南,这里山地丘陵纵横,土地肥沃,林木茂密,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世代生活在赣南山区的客家先民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劳动生活进程中逐渐形成创造出了形式多样而又独具特色的赣南民间舞蹈。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
作者:黎虎  期号:第5期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制度  聚族而居  魏晋北朝  客家先民  中原地区  罗香林  客家民居  《关东风俗传》  家庭制度  司豫流人 
描述: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黎虎客家是西晋永嘉之乱(四世纪初)以后陆续从中原地区南迁,现今聚居于粤、赣、闽交界处为中心的汉族的一支。由于其在语言、习俗等方面保存丰富的中古时代中原遗风,颇具社会活化石的研究价值,因而探求...
海峡两岸高校的客家学研究
作者:王贤淼 吴福文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高等学校  客家学研究 
描述:海峡两岸高校学者不仅是当代客家学研究的播种者,也是当代客家学复兴的实践者,同时又是当代客家研究重要延续者和主力军。海峡两岸高校学者的客家研究方式和形态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是因研究者多为客籍人士和两岸不同的社会现实所致。
浅谈客家民居的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
作者:汪振泽  期号:第10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建筑艺术  客家土楼  客家人  人与自然  自然环境  建筑材料  生活方式  黄河流域  农耕文化 
描述: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是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生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人生观;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生态世界现代替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全方位、深层次体现人的思想与实践的现象,它涉及自然、社会、思维三个方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醇浓馨香的民间艺术——读《广西情歌》第五集
作者:高国扬  期号:第2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歌  艺术欣赏  民族特色  客家情歌  民族风味  广西  生活中  民间歌手  民间艺术  刘三姐 
描述:“情歌五集味道浓,如喝醉酒落肚中,酒味再醇味易过,歌味醇香永留胸。”我区诗人、民歌专家柯炽同志的《广西情歌》第五集,以精巧的艺术匠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从中获得较广泛、较深刻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得到了一次较醇香的民歌的艺术欣赏。在此,笔者有感而至,对此书略作评述。
高原山花放异彩——浅析贵州山歌的多元性
作者:温萍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多元性  贵州遵义  遵义地区  起伏跌宕  高原  春秋战国时期  土著文化  黔北  公元前 
描述:贵州山歌是流行在黔北遵义地区境内的汉族(客家)山歌,它是高原上的一朵奇葩,其旋律简朴,格调清新,高亢舒展,起伏跌宕,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真挚、朴素的情思。贵州山歌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社会和历史等复杂的背景。遵义是座历史名城,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八四一年至公元前二二一年)属梁州南徼。当时就有古
客家文化特质
作者:杨诚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特质  历史条件  客家民系  几点看法  氏族  中华民族  社会条件  史前时代  高度重视 
描述:客家人的文化特质是由客家民系特殊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生存条件所形成的。这里就客家人的文化特质及其形成的条件谈几点看法: 强烈的族源观念中华民族是由史前时代发祥于中土的五个重要氏族集团组成,这五个氏族集团就是夏、羌、狄、夷、蛮。在这五个氏族集团中要算夏族的生产力最发达,文化
台湾“褒歌”的系属及其来源
作者:蓝雪霏  期号:第1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佬人  台湾北部  客家山歌  安溪  七字调  台湾歌仔戏  山歌调  漳州  民歌  采茶歌 
描述:台湾“褒歌”的系属及其来源蓝雪霏褒歌,是闽台民歌的重要歌种。但由于海峡长年阻隔,其系属与来源问题在台湾有关论著中不见有明确定论。笔者虽无缘进人台湾社会进行考察,然因多年来从事过阅台民歌的编辑工作,故将手头掌握的较为可靠的有关资料略加整理,拟通过两地民...
客家贞女节妇文化现象析
作者:刘锦云  期号:第4期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客家地区  文化现象  客家妇女  贞操观念  贞女  宗族势力  儒家传统  客家先民  寡妇  婚姻 
描述:客家贞女节妇文化现象析刘锦云在旧社会,客家地区不少家庭有一个被人们称作“看家婆”的成员。这是客家地区,特别是粤东客家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婚姻形式。什么叫“看家婆”呢?顾名思义,就是看家而已的名义妻子,也就是实际上的活寡妇。她们的新婚丈夫大都漂洋过海...
客家围龙屋建构的文化解读——以梅县丙村镇温家大围屋为例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梅县丙村镇  温家大围屋 
描述:围龙屋是梅州客家地区的标致性建筑 ,其文化魅力向为学界所关注。本文试通过广东省梅县丙村镇温家大围屋建构的实证 ,亦即是通过围龙屋主人温氏宗族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分析此一围龙屋在特定背景下的文化功能 ,及其整个建构体系中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