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园县长吴志扬
-
作者:宜良
期号:第18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唱歌、其母戴美玉曾任音乐教师,受此影响,吴志扬自小钟情音乐,小学即加入乐队吹奏直笛,初中时在乐队吹鼓号乐器,高中在建中乐队吹奏直笛,大学任台大管乐团首席萨克斯风,2005年7月在台北国际音乐厅参加
-
数学教学应走向生活
-
作者:姚志弘
期号:第45期
来源:学知报·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背景间造成“脱榫”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着力研究学习者的生活背景,致力于捕捉生活背景与要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数学知识抛锚在广阔的现实生活经验背景中。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教师先给学生呈现
-
课改管理: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
作者:杨杏元
期号:第10期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立足本土,开发课程资源,构建特色校本课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编写最具瑞金文化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符合新课程特点的校本教材 我们组织教师广泛阅读文献,进行参观、采访,挖掘红土地文化课程资源。教师们阅读
-
柬埔寨复兴中文教育
-
作者:紫歆
期号:第7期
来源:东南亚南亚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文教育 柬埔寨 华侨华人 华人社团 中文学校 华校 端华学校 客家会馆 作用与贡献 七十年代以后
-
描述:柬埔寨复兴中文教育自1991年10巴黎协定签署之后,柬埔寨的中文教育也走上了复兴之路,出现了雨后春笋的局面。柬埔寨的中文学校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六十年代末全柬有华文学校200多所,中小学生在校人数高达5万多人;七十年代以后华校被禁,中文教育出...
-
赣南地区农村学校开展客家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
作者:张允蚌 贡霞
期号:第23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体育 赣南 农村学校 可行性
-
描述:赣南地区客家体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中推广客家体育教育,不仅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且利于传播和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加快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
老剧种的新魅力:“赣南采茶戏进校园”创意活动设计
-
作者:宁琰 肖莉
期号:第11期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结合 学校 赣州市 客家方言 寓教于乐 茶文化 基本动作 学生
-
描述:一、设计背景赣南采茶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发展好这一乡土文化瑰宝,赣州市厚德路小学立足校情,本着"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深化内涵、提升活力、教学相长、重在普及"的要求,设计了"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
-
赣南客家方言区基础教育中的普通话推广现状及对策
-
作者:刘慧 温书鸿
期号:第11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地区 小学教育 普通话 客家方言 教学方法
-
描述:客家方言是赣南地区人民普遍使用的方言。客家方言与普通话相距较远,因此该地区整体普通话水平不高,这与赣南地区振兴发展的大局不适应。本文对赣南客家方言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中的推普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赣南地区农村学校开展客家体育课程的可行陛研究.
-
作者:张允蚌 贡霞
期号:第23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体育 赣南 农村学校 可行性
-
描述:赣南地区客家体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中推广客家体育教育,不仅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且利于传播和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加快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
弘扬客家文化 办好特色学校
-
作者:苏良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福建教育(小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特色学校 教育资源 文化教育 客家土楼 创建工作 永定县 龙岩市
-
描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校毗邻永定县客家土楼群,作为客家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有义务将客家土楼文化发扬光大。以下结合近年来龙岩市推进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摸索、实践,做一番分享。
-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4期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著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