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105)
期刊(1366)
学位论文(785)
视频(118)
图书(58)
会议论文(42)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105)
期刊 (1366)
学位论文 (785)
视频 (118)
图书 (58)
会议论文 (42)
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5(119)
2014(2052)
2013(825)
2012(863)
2011(828)
2010(679)
2009(389)
2008(311)
2007(183)
2002(1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151)
其它(922)
三明日报(191)
广州日报(109)
人民日报海外版(73)
台声(17)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3)
康健杂志(1)
法制与经济(1)
广西经济(1)
BEAUTIFUL LANTRERNS IN THE ZH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立体式的大扫除,为即将到来的新年提供一个洁净的环境。“入年界”到除夕之前的那几天,当年生了儿子的父亲即为花灯的灯,准备吊灯庆贺新丁出生的灯,就要在自己宗族祖祠的梁柱上挂放一条灯绳
聚焦 典范 可持续发展战略助推蕉岭绿色崛起
作者:魏锡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为祖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蕉岭实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个特点: (1)生态环境良好。蕉岭县属于内陆山区,平均海拔120米,素有“八山一水一田”之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脉有金山笔等6座
客家妹钟雯的美丽人生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工作已近完成,导演古榕的班机当晚抵达广州。 钟雯透露,这是一部反映客家文化辉煌史的战争文艺片,讲述的是“客家妹阿雯战乱年代从客家等郎妹成长为战地女英雄的故事。” 钟雯,1983生,来自梅州的客家妹,参演过音乐话剧《歌星与猩猩》拍摄过《外来媳妇本本郎》、《隋唐英雄传》、《天地传奇》、《恋爱大过天》等影视作品,也是客家新生代歌手中的佼佼者,主持过“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等大型综艺晚会和《都市星空下》等电视栏目,曾任“第23届世客会客家妹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评委,被誉为“客家创作小天后”、“客家金牌主持人”和“客家文化青年使者”。 粤人云:“凡有戚(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至今仍保留着诸多古老汉文化原汁原味的优秀因子,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近现代移民海外者不计其数,尤以东南亚(粤人索称南洋)为多,保守估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8000万客家人,因而客家文化的辐射地域十分广阔,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 作为21世纪的“客家文化青年使者”,钟雯的理想是抱着“天下客家是一家”的信念,用80后的语言和旋律,传播客家文化,演绎精彩而美丽的艺术人生。 内心深处的悸动 艺术源于生活,更能丰富生活。沿着艺术的轨迹,你可以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是钟雯的见解。 原本一心一意发展演唱带来的钟雯,对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一次偶遇,才成就了“客家文化青年使者”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荣誉。 回程时,钟雯在赣州机场碰到一群来自台湾的客家人,并与其中一个男士同机回穗。这个男士说取道广州回梅州寻根。他说,来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钟雯来自梅州,应该去做主持人,“原来四川也有客家人,但客家话说得不标准,而恰恰海外华侨最想到的就是纯正的来自世界客都梅州的乡音,因为这个原因我有了‘2005年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持人这个头衔。” 至此,钟雯终于明白了乡音、乡土、乡情在海外客家人内心深处的悸动,“我觉得他们才是我学习客家文化的启蒙老师,这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吧。” 2007年,钟雯主持全球客家“安阳之春”大型文艺晚会时用客家话朗诵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台下很多观众听了都流泪,“当时只是演出的一部分,没想到他们那么感动,我自己也都哭了”。 新视角创作《新过番歌》和《新月光光》 回想起当初自己竟然不甚清楚“客属恳亲大会”究竟与客家人有何关联,钟雯至今仍觉得可笑,“连谁是客家人都一知半解, (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就好像还在自问我是不是中国人一样,我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傻。” 超越传统与时尚,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能把一个族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灵之根联成…线的,一定是世代传承的文化。 2009年12月,钟雯应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的邀请,参加了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主宾的80周年庆典,并压轴演唱自己创作的《新过番歌》,把客家人“下南洋”的艰苦历程用抒隋歌曲的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新加坡客家人和新加坡媒体给予一致好评。 当时受邀出席晚会的嘉宾除了当地乡贤和各属团乡亲外,还有来自中国内地和港台以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近千名客属贤达,祖籍广东大埔的李显龙的后代,但听不懂客家话,为了让其听懂《新过翻歌》钟雯唱了二遍,第一遍用客家话演唱,第二遍用普通话演唱。唱完客家话版《新过番歌》,掌声四起,钟雯又用普通话唱了一遍,李显龙非常专注地听着,因为他完全听懂了。这这首《新过番歌》是用80后的视角,来阐述客家先辈们为了生存而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创业的艺术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演唱风格独特。悠扬的旋律、新颖的编曲和钟雯独特的跨界唱法,尤其是结束句“唱山歌,过番啰,新加坡”震撼全场,赢得了热烈掌声。 钟雯说,所谓“过番”,就是客家话“下南洋”的意思,“客家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叫过番,过番的人叫番客。有一首歌叫《过番歌》,就是很传统的客家山歌,歌词大意是“阿哥过番阿妹哭,还有阿妹哭断肠”之类的。但是如果这样唱,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喜欢,对不对?所以我就用80后的视角、对客家先辈过番的理解来创作《新过番歌》。” 今年10月初,在“第一届澳门客家文化节”上,钟雯在渔人码头唱响一曲由她自行创作的《新月光光》“妹把门打开,客人请进来,问哥哪里人?哥从中原来”这同样也是寻求突破客家文化传播模式的一种大胆尝试,澳门客家精英反映热烈。钟雯的演出得到广泛的称赞和喜爱,何厚铧先生在接见“首届澳门客家文化节”的形象大使钟雯等一行人时,特意聆听了她清唱《新月光光》和《新过番歌》,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誉。 最勇敢的客家妹 钟雯并不讳言,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即使是在“世界客都”梅州长大的年轻人,也较少意识到客家文化的价值,有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客家文化”这个概念。因此,她对“客家文化青年使者”的身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采访中,“勇敢”是“客家文化青年使者”钟雯提及频率很高的词。这是她对客家人性格、客家文化精髓的概括,“孙中山、朱德、叶剑英、洪秀全、郭沫若、李光耀……”,钟雯对自己崇拜的客家名人如数家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勇敢,勇于闯荡,敢于打破陈规。”当然,她也要做个勇敢的客家妹,自己写歌、作词,通过创新形式来传播客家文化, “我要做的事就是要让非客家人士也了解、喜爱客家文化,这才达到了宣传效果,对不对?这也是我的定位。我觉得客家文化的传播可以跟娱乐结合在一起,谁说客家文化一定要很传统,其实可以浅显易懂啊,可以通过影视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它并且爱上它。如果客家文化只是在客家人(圈子)宣传的话,比如说改良客家山歌或者是在唱客家山歌,那么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就有局限。所以我想让更多的非客家人士喜爱客家文化,特别是外国友人。” 钟雯又是一个相当自信好学的人,只要有时间,就会啃厚厚的著名岭南文化研究者谭元亨教授的专著《客家文化史》,她说: “一个艺人,如果有一千多年传承的深厚文化做背景,会唱歌,会跳舞,会作词,会作曲,会主持(节目),会演影视剧,你见过这种完美艺人吗?我相信这种艺人不多。一虽然干这些事情让我很累,但是我能兼顾胜任。我知道自己的定位也很完美,虽然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我就是想做这种艺人。”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李桂芳  期号:第7期 来源:广西教育·B版中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这几方面激发他们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有设置悬念法、问题导人法、情绪感染法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与后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我接任
The Effectiveness of Hospital
作者:張煥禎 張玉坤 李淑美 陳美芳 黃美菁 彭竟琳 顏慶雲  期号:第4期 来源: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糖尿病  醫院式個案管理  區域醫院 
描述:護標準為藍圖,建立符合區域醫院體制之糖尿病照護團隊和臨床指引;同時編製符合在地居民特性的糖尿病自我照顧手冊。採前瞻性研究且追蹤受試病患一年。病患成效以實驗室檢驗和自我照護行為評量。資料收集包括收案日以及一年內的4次追蹤測試結果。本研究分別採用GEE統計方法之多變項線性迴歸與邏輯斯迴歸處理重複測量資料並調整影響因素之效應。共計60位第二型糖尿病患(平均罹病期3.25年)為研究樣本,皆為已婚、年齡介於23-84歲(平均52.5歲)、男性(58.3%)稍多於女性、其中65%為本省客家籍。六類自我照顧認知與行為達成率分別為:自主服藥91.3%(藥物認知正確率25.4%)、低血糖處理23.3%、血糖監測相關行為46.7%、運動35.8%、飲食管理51.7%和足部護理92.8%。依照ADA糖尿病照護標準呈現統計上成效的檢驗值包括:糖化血色素(p<.0001)、空腹血糖(p<.01)、三酸甘油脂(p<.05)。本研究結果顯示整合臨床指引、政府健康部門策略、自我照護手冊而成的「醫院式糖尿病個案管理」能提供綜合性照護並能有效地達成照護目標和改善糖尿病患自我照護行為。
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精神引导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路,通过多层次、多行业的规划提档、规划管制、规划覆盖工作,发挥规划的杠杆效应、聚集效应和跳板效应,农村城市化效果显著。几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程建设,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据了解,目前龙岗区拥有世界一流国际自行车赛场、全国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集书城、图书馆、影剧院、展览厅、文化馆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国内赛事的体育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也分别因地制宜地建成了活动场所,为丰富社区居民和广大打工者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有效阵地。2011年第2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场馆也将在龙岗建成。这些已经建成的各类文化阵地在发展龙岗特色文化、引导市民文化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弘扬特色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龙岗区先后成功承办了第二届全国舞龙比赛、第三届国际舞狮邀请赛、99中国(深圳龙岗)客家文化节、第二届“国际舞龙、龙舟、龙型风筝”邀请赛、国际龙书法大赛、全国九运会自行车比赛和第十一届广东省运会帆板和自行车比赛、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龙岗人唱龙岗”大型歌会等大型文体活动。
「南方政治」的再检验:总统选票的分量回归分析
作者:徐永明 林昌平  期号:第1期 来源:选举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省籍效果  分量回归  南方政治  总统选举 
描述:條件下,呈現相似的行爲:對閩南與客家地區,該地區選票多寡對省籍聚居的選票效果,有顯著的影響。其中閩南地區選票多寡的影響性是遞增的,客家地區選票多寡的影響性則呈現倒U型,在選票多寡的兩端,省籍影響力較大。反之,對外省地區,選票多寡的影響則是不顯著的。也就是說,在高得票率地區與低得票率地區,閩南集中區與客家集中區對於得票率的影響性,明顯與傳統迴歸的估計不同。 分量迴歸模型與傳統迴歸模型(最小平方法)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分析得票率的變化下,省籍的邊際影響性是否有所差異,也就是透過控制得票率的高低,探討省籍的影響是否有所變化。分量迴歸可進行多個估計值的測量,與單一估計值的測量相比,分量迴歸可在多個測量間進行差異的顯著性檢定,我們發現選票多寡對於省籍的影響性是顯著的。而爲了控制選票多寡的影響性,本文接著採用地域性質(南方、北方)進行區分,選票多寡對於省籍效果的影響就消失了。換句話說,本文認爲地域的南北性質依然是影響省籍效果差異性的主要原因,而在2008年民進黨得票率降低的情況下,其省籍效果還是存在,但是我們發現省籍的影響力是受到地域的影響。
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屏东县客庄居民为例
作者:宋庆财 李雪香  期号:第1期 来源:美和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屏东县客庄地区  观光休闲产业  问卷调查 
描述:吸引力;三、客家族群較爲保守、少創意、不擅長有投資風險的服務業,輔導與溝通是發展產業的樞紐;四、公部門推廣效能有待提升,其事者是成敗的關鍵。並就精進公部門效能提出具體建議。
21世全球化下台湾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之研究
作者:张民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研究  语言与文化  全球化时代  台湾地区  多元文化政策  客家学研究  客家研究  弱势文化 
描述:后,展开民主化历程,并引领民间与政府加强重视对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此外,台湾大专院校也进步设立客家学院、客家语言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促使台湾的客家研究迈入一个新的局面。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反思将决定客家研究之水平。客家研究的方法,可将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多研究方法,加以广泛应用。甚且在全球化时代下,建立一套活络的客家研究方法,希冀活化与赋与台湾客家文艺复兴运动之新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在21世纪全球化实现台湾多元文化政策之下,如何保存台湾客家语言和发展客家研究。本文亦审思与评价当前台湾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方法,并对加客家学的诸多面向、意涵加以区分;并提出:人文、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整合运用到台湾的客家研究,希望客家学采用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提升其学术水平,扩大其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客家学研究的范畴并不受限于哪一学门,其研究的方法也并不受限于哪一学科,而应该是全面又深入的多元科际整合工程。而且,客家研究不能缺乏客家语言之研究,因为没有客家语言就没有客家人。本文亦指陈客家语言研究之重要,并指出台湾21世纪台湾客家学的发展;希冀有志于客家语言与文化之研究者,大家戮力以赴共同为台湾客家学术研究而努力。
屏東縣觀光發展國際化行銷策略
作者:蘇嘉全  期号:第3期 来源:研考雙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屏東縣政府  行銷策略  觀光發展 
描述:不妨親自來一趟悠遊屏東陽光之旅。 屏東縣政府結合觀光、文化、生態教育、農漁特産等推出一連串推展活動,包括「春遊」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夏戲」民俗遊戲、「秋藝」屏東半島藝術季、「冬悸」墾丁風鈴季及其他搭配産業型、族群型活動、觀光生態型等系列活動。希望帶領大家來一趟屏東豐富之旅,將屏東的好山、好水、好風土及好人情推至全國各地,展現在國際。 屏東縣在加強觀光資訊推廣及觀光發展國際化行銷做法推廣活動國際化、觀光宣傳資料外語化、解說服務訓練、參與各項國際旅展等;在行銷觀光業務方面將朝(一)應用宣導媒體,建立觀光地區形象;(二)全劃推廣活動二大方向予以落實及推廣。 因此,未來屏東縣觀光國際化行銷之主要目標及策略將從(一)發揚固有民俗文化與技藝,推展文化藝術觀光;(二)健全觀光行銷管道與資訊解說服務系統,朝觀光國際化發展;(三)改善觀光景點設施與管理系統,營造世界級旅遊環境與服務水準等三項著手,並分別訂定子策略。希望藉由上述之目標及策略,發展屏東成為優質觀光旅遊地,並使來屏東地區之國內外觀光遊客朝向千萬人次之目標,以配合中央觀光客倍增之目的。透過政府與民間業者的共識及力量,以「顧客導向」之思維、「套裝旅遊」之架構、「目標管理」之手段,有效地進行整合與推動,共同打造屏東為優質旅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