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越南的饮食看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
作者:刘志强
期号:第9期
来源:东南亚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越南 文化交流 地区间 国家 法国军队 东南亚地区 中南半岛
-
描述:、农业和海产品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因而在材料和调味上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烹饪方法也与中国南方相似,以煎
-
从客家谚语看客家的家庭观和家庭制
-
作者:练春招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观 客家社会 谚语 客家地区 客家方言 中国传统社会 传统伦理道德 社会生活 中国传统家庭
-
描述:的家庭观和家庭制。 家庭是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它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庭既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生育单位,又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经济单位,也是传统伦理规范的执行单位,同时还是灌输
-
郑念,比古瓷更坚硬美丽的灵魂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热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力量”的代表。 2009年11月2日,杰出的中国女性郑念在美国华盛顿仙逝。这个日子,距离柏林墙被推翻20周年的纪念日,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 郑念的《生死在上海》(life and death
-
“2007历史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田野调查实习活动在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暑期学校 研究生 实习活动 田野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
描述:、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大学
-
重温《英雄无语》
-
作者:朱晖
期号:第2期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无语 中国共产党人 客家文化 传奇 相对独立 社会人生 家族 青年 不作为 历史
-
描述:造的革命战争传奇。尤其是在“四·一二事变”之后,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处在低潮时期,“爷爷”作为中共“特科”人员参预除奸;作为打入敌方营垒的情报人员孤胆长途递送情报,确保红军在遭“铁壁合围”的最后一刻
-
红色文化沃土的耕耘者
-
作者:钟同福 邱继东
期号:第5期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发行史》《峥嵘岁月》《新中国人民防空史的摇篮》《中央苏区宣传文化史》《千年文化足迹》等多部党史专著;任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了《瑞金革命文物志》《从瑞金走出的开国元勋》《人民司法的摇篮》,以及苏区财政史料
-
迁徙之痛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流域移到长江流域,北宋末年和清初明末的人口大迁徙,使中国的文化重心南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能人倒是常在各国流窜,希冀把文武艺货卖国君家。按现在的话说,是人才流动。卫国人吴起,先后在鲁、魏、楚
-
“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二)
-
作者:周大鸣 周建新
期号:第9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散工 流动人口 生存模式 社会保障 社会关系 散工特征
-
描述:本研究立足于当前中国大陆经济最具活力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市、杭州市、厦门市和南宁市等城市的外来散工为研究对象,以外来散工的群体身份、生存状态、生活目标、谋生手段、关系网络.在城市中的文化体验、社会适应,以及他们的社会支持、救助保障和呼声、意见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理论综述和特征描述。[著者文摘]
-
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
-
作者:连长生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朝 伊秉绶 书法艺术 形成原因
-
描述: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