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采茶戏探究
-
作者:廖军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客家先民 矮子步 传统剧目 “三要素” 采茶歌 劳动人民 主题贯穿 喜剧风格 艺术质量
-
描述:赣南采茶戏探究
-
萌生与交叠:台湾「抛采茶」之历史景观、表演套式与源流演化探析
-
作者:蔡欣欣
期号:第170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歌仔戏 车鼓游艺 古剧 口头传统
-
描述:观众共同完成「表演中的创作」的「抛采茶J '在不断循环往覆的交流与品评中,达到意念的沟通与情感的共振,既能催化「热闹欢乐」的现
场氛围,为艺人提供「摄取彩资」的外快收入,甚至发挥「改运祭煞」的宗
教
-
论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性”:以粤北传统采茶戏音乐为例
-
作者:孙家国
期号:第3期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音乐 喜剧性
-
描述:过有限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达无限的喜悦,用有限的篇幅承载着无限的客家文化精神。
-
山歌并采茶:采茶戏曲外来音乐元素的吸收、内化动态过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台湾戏专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戏曲 采茶戏
-
描述:山歌并采茶:采茶戏曲外来音乐元素的吸收、内化动态过程
-
三河坝·葛藤坑
-
作者:马卡丹
期号:第11期
来源:海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葛藤 客家民系 客家人 河坝 客家先民 记忆 韩江 运动员 梅江 传说
-
描述:三河坝汀江南流,出龙门,过水口,下回龙,在闽西长汀、上杭、永定几个县境内闯过三百滩头。一路回环曲折,进入广东地界的时候,水势骤然变缓,江面宽阔多了。越近三河坝,水声越静,仿佛跑过终点的运动员骤然放松,带一身疲乏凭着惯性漫步,渐行渐缓。
-
芳香保健话擂茶
-
作者:蔡行健
期号:第12期
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保健 将乐县 宁化县 桃源县 客家人
-
描述:,情义切切,不亚于藏民献哈达。擂茶的制作很独特。客家人都有熟练的擂茶功夫,尤其是妇女,人人是擂茶能手。家家都有一套擂茶工具,人称“擂茶三宝”:一是口径约1.5尺,内壁有精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长2尺许
-
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II)》的音乐形态研究
-
作者:蒋燮
期号:第4期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路腔曲牌《对花》 音乐形态 形态学
-
描述:本文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睄妹子》中的路腔曲牌《对花(II)》,从音乐形态构成要素的宏观层面(曲式、调式结构)和微观层面(句法、腔词、旋律)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尝试将《对花(II)》的音乐形态植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进行“形态学”(morphology)意义上的思考、解读。
-
曲韵茶香情悠长:赣南采茶戏与校园文化建设
-
作者:赖静怡
期号:第5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文化 历史悠久 客家 地方色彩 中国戏曲 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财富 中小学
-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它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郁,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
-
试析(浅谈)赣南客家采茶舞蹈表演技巧“扇子花”
-
作者:陈频 何璇
期号:第11期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扇子花 风格特征 艺术化
-
描述:表演技巧,拓展其艺术功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符号,发展丰富了“且歌,且舞,且戏”的赣南客家采茶舞基本表演形式,使植根于民众生活的地方民间舞蹈有了更深的人文意蕴。
-
赣南采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民间艺术 安远县
-
描述: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