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  蓝博洲

蓝博洲

点击数:12

【姓名】 蓝博洲

【个人简介】

 
蓝博洲
蓝博洲
 蓝博洲(1960年3月8日-  ), 台湾 苗栗客家人,小说家、报道文学作家。 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就读大学时,因演讲认识 陈映真杨逵两位白色恐怖政治犯,开始探究相关 历史事件,也包括 二二八事件。1983年开始写 小说,1985年以短篇小说《丧逝》获时报文学奖。曾任职于《南方》杂志、《人间》杂志、自由时报,及时报出版公司特约主编、中央大学新锐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湾思想起》制作人等职,2005年10月,应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邀请,担任驻校作家。现任 夏潮联合会会长。

  2004年,在 苗栗县参选第六届立法委员,获2千9百余票,未能当选。2005年由民主行动联盟提名参选任务型国代。

  从八○年代任职《人间》杂志开始,蓝博洲持续探索五○年代白色恐怖时期,被湮沒的历史声音。曾获时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幌马车之歌》并获推荐洪醒夫小说奖,并于2003年获台北文学奖。
 

生平及作品年表


台湾作家蓝博洲
台湾作家蓝博洲
  1960年 出生于台湾苗栗。
  1979年 就读辅大法文系。
  1981年 在辅大草原文学社长任內,邀请杨逵、陈映真两位不同时期的“政治犯”作家到学校演讲;第一次接触到“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难人。
  1982年 初读鲁迅等三○年代作家的“禁书”;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与充实。同一期间,通过吳浊流的《无花果》,第一次读到有关“二二八”的文字资料。
  1983年 三月,第一篇小说《旅行者K》刊于《中外文学》杂志。
  1984年 私立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
  1985年 服役期间以短篇小说《丧逝》获第八届时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1987年 三月,进入《人间》杂志,开始关于“二二八”及“五○年代白色恐怖”的台湾民眾史采访与报道写作。同年七月,《美好的世纪――寻找战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跡》一文发表;从此致力于五○年代白色恐怖的采访与写作。
  1988年 九月,有关前基隆中学校长锺浩东的生命史―《幌马车之歌》,在《人间》发表;同时被詹宏志选入尔雅版的《七十七年短篇小说选》;并获推荐第七届洪醒夫小说奖。
  1989年 七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旅行者》。
  1990年 春天到北京采访二二八事件的见证人。同年十月,《寻找剧作家简国贤》刊于《自立早报》“人间实录”,并被收入周宁编的《七十九年短篇小说选》(尔雅版)。
  1991年 总结五年来有关五○年代白色恐怖的调查报告;以《幌马车之歌》之名出版。另外,有关二二八流亡者及《人民道报》三君子──王添灯、宋斐如、陈文彬等人的传略,则以《沉尸.流亡.二二八》之名出版。
  1996年 十月至一九九八年一月,担任TVBS“台湾思想起──关于五○年代白色恐怖受难者电视纪录片”节目主持人,拍摄影带五二六支,播出四十集。

出版书籍


  1989年 《旅行者》,台北:尔雅。
  1989年 《台湾社会运动史》(主编),台北:创造。
  1991年 《幌马车之歌》,台北:时报文化。
  1991年 《沉尸·流亡·二二八》,台北:时报文化。
  1992年 《台湾民眾史》(主编),台北:时报文化。
  1993年 《日据时期台湾学生运动(1913-1945)》,台北:时报文化。
  1993年 《白色恐怖》,台北:扬智。
  1994年 《寻访被湮灭的台湾史与台湾人》,台北:时报文化。
  1997年 《高雄县二二八暨五○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县政府。
  1998年 《五○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区案件调查与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99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苗栗:苗栗县立文化中心。
  2000年 《共产青年李登辉:二进二出共党第一手证言》,苗栗县西湖乡:蓝博洲出版;台中市:中部书报总经销。
  2000年 《天未亮:追忆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师院部份)》,台中市:晨星。
  2000年 《麦浪歌詠队:追忆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份)》,台中市:晨星。
  2001年 《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联合文学。
  2001年 《台湾好女人》,台北:联合文学。
  2002年 《藤缠树》,台北:印刻。

作品评价


   文选自《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

  蓝博洲创作由小说开始,近年则投注心力于报道文学上。两者都在纪录战后知识份子理想的挫折与幻灭,并对五○年代的荒芜岁月展开探索工作,其作品引人之处,在于他把历史事实,田野调查与虛构故事全部混合在一起,在历史事实中、有文学想像,在田野调查里,有虛构的情节,透过虛实的穿插,让许多情绪能获得淨化,也使有限的史实,获得广大的空间,尤以《幌马车之歌》,更为这种创作技巧的典型代表。在小说《旅行者》集中,作者诚实地展露了台湾青少年性的苦闷与狂渴。肉体上的耽于自渎,与心灵上荒涼地自我放逐,只是对存在质疑的一体两面。在报道文学方面,则开拓了他思想的领域,也锻鍊了采集资料与观察事件的视野,作者以沈稳的笔调,以更谦逊的心情,更宽大的胸臆去看历史、社会、生命的苦和乐。

...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