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台湾地区客家童谣之研究
作者:陈淑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童谣 
描述:析。共分三節。首先說明兒歌與童謠之異同,其次敘述客家童謠之發展,然後探討客家童謠對兒童所產生之影響。
第三章客家童謠之美感表現。共分五節。首先談論客家童謠內容中陰柔的月光,其次是提到腔調的多變性,然後是客家童謠中的音樂美及節奏感,接著則是強調詞類的多變性,最後敘述客家傳統生活的樸素美。
第四章客家童謠的分類。乃將所搜集的客家童謠分成娛樂及教育兩大類,分門別類外,並舉例說明。
第五章客家童謠之文學探討。共分四節。首先從客家童謠的句子談起,其次談押韻,接著說明客家童謠的修辭,最後談到客家童謠的變例問題。
第六章客家童謠的內涵。共分四節。首先說明客家童謠與母語之相關及客家童謠之語言特色,其次從物質文化來討論客家童謠,包括食、衣、住、行及謀生方式,然後探討客家童謠所呈現的精神文化,包括民俗、歲時禮俗、宗教信仰及客家精神。
第七章客家童謠與客家棚頭戲。首先介紹客家棚頭戲,包括其意義與作用,接著說明客家童謠與客家棚頭戲的相關。
第八章客家傳承童謠與創作童謠之比較。乃針對客家傳承童謠與創作童謠,而分別從主題內容及形式表現兩方面來進行比較。
第九章結論。綜合說明研究的過程與結果,希望透過此次的研究,能觸發新的觀點,更拓展客家童謠新的發展方向。
客家童谣之社会文化意涵研究
作者:徐坤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童谣  社会文化意涵  传承  创新 
描述:動了客家話與客家文化的傳承;兒童從小學習唸誦客家童謠,不僅有助於學會正確之客語咬字與發音,亦能夠從遊戲中認識客家語言文化之美。本研究第一章為緒論,論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童謠文獻之探討,以及研究設計及限制。第二章探討客家童謠的淵源與發展,探討童謠的釋義,客家童謠的源流與發展、台灣客家童謠的演變,以及現代客家歌曲的童謠。第三章析論客家童謠中的章法與修辭,討論客家童謠「興」的作法、傳統客家童謠的句式結構、修辭、用韻以及現代客家童謠創作之現況。第四章為本論文之重心,論述客家童謠的社會文化意涵,分為九項來論述:吟咏婦德、教化功能、抒情與懷鄉、反映族群風貌、知識學習、培養情趣、涵養文學教育、涵養品德與倫理觀念、反映時代心聲等。第五章分析現代客家童謠之發展,說明代客家童謠之調查現況,並分析客家童謠現況調查的結果,及分析現代客家童謠作品。六章為結論,分為主要發現與成果、建議與應用及傳承與展望。台灣的客家童謠創作,豐富了臺灣客家文學美感,今後客家童謠可以透過教學、媒體,同各個族群分享,並藉著客家童謠之創新與傳承,提升客家人的客家意識與自信心。讓客家童謠帶來新的活力,使其有助於台灣客家文化之傳承與發展,讓台灣客家童謠能夠世世代代永為流傳,以為本研究之結論。
多元文化态度与音乐偏好─以族群为面向之桃园县国小学童调查研究
作者:胡佩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态度  音乐偏好  族群  童谣 
描述:機抽樣,選取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學生各223 人為研究對象。首先探討文化與音樂的關係、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童謠、族群態度、音樂偏好等相關文獻;接著根據文獻探討結果,以研究者設計之「多元文化態度量表」及「族群童謠偏好量表」為研究工具,由研究者親自施測,了解學生的多元文化態度,及對福佬、原住民、國語及客家童謠的偏好情形。調查所得資料經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大溪鎮國小學童的多元文化態度傾向正面,族群印象、自我及族群概念、一般文化態度也都趨於積極正向。
二、學童對整體童謠的喜好,以及對國語、原住民童謠的偏好積極正向;但對福佬及客家童謠的偏好則消極負面。
三、族群、在家慣用語言、年級,為影響多元文化態度與族群童謠偏好的主要變項。
四、影響多元文化態度的變項為族群、在家慣用語言、在家使用語言種類多寡,以及年級;性別及在家接觸語言則不會影響。
(一) 原住民學童的整體多元文化態度與自我及族群概念比非原住民學童積極。
(二) 在家慣用原住民語的學童,其整體多元文化態度、自我及族群概念,以及一般文化態度,較慣用國語及閩南語者積極。
(三) 在家使用單一語言的學童,其整體多元文化態度、自我及族群概念,及一般文化態度,均較使用兩種以上語言者積極。
(四) 四年級學童在整體多元文化態度,及各分量表的表現均較五、六年級學童積極正向。
五、影響族群童謠偏好的變項為族群、在家慣用及接觸語言、性別、年級,以及音樂學習經驗的有無及長短;在家使用語言種類多寡則不會影響。
(一) 非原住民學童在整體童謠喜好、以及對福佬、國語、客家童謠的偏好表現上,均較原住民學童積極。
(二) 在家慣用原住民語的學童,對原住民童謠的偏好高過慣用國語及閩南語者;慣用閩南語的學童,對福佬童謠的偏好高過慣用原住民語者。
(三) 在家接觸原住民語的學童,對原住民童謠的偏好比在家接觸閩南語者積極。
(四) 女生比男生更偏好原住民童謠。
(五) 四年級學童在整體童謠喜好,以及對各族群童謠的偏好表現上,均較五、六年級學童積極。
(六) 有音樂學習經驗的學童,對國語童謠的偏好比沒有音樂學習經驗者積極。
(七) 音樂學習經驗達2~3 年及3~5 年的學童對客家、福佬,及整體童謠的偏好最為積極;音樂學習經驗達5 年以上的學童,其童謠偏好最為消極。
六、學童的多元文化態度與童謠偏好並無相關。整體多元文化態度及各分量表的積極與否,並不影響其童謠偏好。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就教學實務、教育行政單位,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作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台湾客家童谣以<月光光>起兴作品研究
作者:黄彦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ultural  heritag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ŋiet  koŋ  koŋ  Hakka  Nursery  rhymes  文化资产  月光光  客家  童谣  母语教学 
描述:關〈月光光〉的作品,做出分析與整理,再針對流傳到台灣之後的〈月光光〉文本作出討論。其次解析「童謠」與「兒歌」之間的異同處,以台灣客家地區的〈月光光〉為主,同時亦兼論福佬地區〈月光光〉的相關作品。關於〈月光光〉的「起興」作法、句式結構、修辭與用韻也做了一些分析工作。至於童謠的功能性則有女性吟咏、教化功能、抒情與懷鄉及反映族群風貌等;同時,並以台灣客家現代詩、現代歌曲的作品為主,談及由童謠衍化與新製出的作品。最後提出以具有客家特色的〈月光光〉文本,而這些豐富的童謠、詩歌將成為母語推廣上十分具有意義性的教學題材,經由本文的整理,探討並深化其意義,能把以此為起興的童謠傳唱下去,以為本研究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