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05)
期刊(502)
学位论文(253)
视频(79)
图书(39)
会议论文(19)
图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405)
期刊 (502)
学位论文 (253)
视频 (79)
图书 (39)
会议论文 (19)
图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80)
2014(861)
2013(472)
2012(455)
2011(483)
2010(359)
2009(207)
2007(90)
2002(5)
199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662)
其它(353)
客家文博(12)
龙岩学院学报(4)
广东艺术(2)
四川社科界(1)
韶关学院学报(1)
市县风采(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台语研究(1)
文化瑰宝
作者:郭新志 钟碧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大成殿  棂星门  抬梁式  柱头科  补间铺作  广东省  进深  孔庙  图案 
描述:庙发展的鼎盛时期,从公祭祀孔子起至今
客家语言、文化kap认知─以四县客话ê「」、「嫲」语词做例
作者:陈慕真  期号:第2期 来源:台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县客话  客语特徵词      性别认知 
描述:原意是指男性、ê,「嫲」是指女性、母ê,m-koh tī客語有一寡表面上無性別意涵ê語詞mā有「」kap「嫲」ê區別,可比講,「鼻」(指:鼻仔)、「蝦」(指:蝦仔)、「笠嫲」(指:笠仔
释“娭毑和“(女)姐”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娭毑”  “姐”  意义  来源 
描述: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姐”和“依呀”而言,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陈成
作者:陈成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陈成
:乡土之爱永恒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4期 来源:市县风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生活,以及自己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名叫大车的客家小山村,作为这套书真正的“主人”来描写和讲述,这对于王勇英来说,真是一次了不起的“心灵回归”和“写作回归”。乔治·桑返回自己犁过的田间,站在一株胡桃
客家话的"(女)姐"及与其相关的同源词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4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娭毑"  "姐"  客家话  湘方言  苗瑶畲语  壮侗语  同源词 
描述:娭毑"、"(女)姐"和"依呀"而言,至少可以说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湘方言的“娭毑”和客家方言的“(女)姐”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称谓词  “娭毑”  “姐”  湘方言  客家方言 
描述:在词源上是同源的,在使用上、意义上、色彩上和地域范围上则有所不同。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它们的源流,分析它们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可以加深对“娭毑”和“(女)姐”的了解,加深对方言称谓词的认识,补充现有字典词典之不足,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浅谈客家山歌的科学演唱
作者:何穗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语言韵律  语言规律  生活习惯  社会背景  文化传统  民族性格  音乐色彩 
描述:,如梅县地区山歌的“哎”、“啊”、“喏”、“哦”、“个”、“时”、“唉唉哉”、“依留阿”;兴宁的“留啄”;五华的“唔呀”;大埔的“堆”、“多”;龙
嘉陵江文化与阆中古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陈剑  期号:第3期 来源:四川社科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会长  顾问  四川  名誉会长  社科院  教授  嘉陵江  西华师范大学  文化  主办 
描述: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学会副会长、
土楼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建筑形式  客家民居  集合住宅  低收入  住宅问题  集合体  凝聚力  城市管理  祭祀 
描述:土楼是客家民居独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集合体,即用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储藏、商店、集市、祭祀、公共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土楼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承袭。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