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奇”吃
-
作者: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常居山中,善于就地取材选择食物。
油炸类。客家山村,村民们喜欢在一种叫葛的藤条上,用刀剜取藤中居蛹,俗称“葛虫”,拇指大,洁白晶莹,一条藤多则可剜七八只,少则三四只,约摸半小时可得一盘,用油煎熟,奇香无比,是配酒的佳肴。另有一种叫“笋 虫”的,多在春日竹笋初长时,发现笋尖微黄,笋体有虫蛀出
-
长汀客家天气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冬雾晴,春雾雨。
蚂蚁搬家要落雨。
早上云抖抖,中午晒死狗。
出门看天色,在家看脸色。
食哩五月粽,才把棉衣送。
落雨唔带伞,淋得目坎坎。
雷公紧唱歌,落雨落唔多。
唔
-
武平特有的客家歇后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鸭子听雷公——噩噩堆(音)
黄狗泻尿——有都无多
年三十日供大猪——来唔及
唔曾看过大蛇屙屎
-
客家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内容丰富,比喻生动,朗朗上口,言简意赅,韵味隽永,耐人寻味。客家人利用谚语来观天测云,把握气候变化,不失时机地开展农事活动,指导生产、生活,教育世人做人做事,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气候方面
朝出红霞夜落雨,夜出红霞无点雨。
雷公
-
客家砻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朱裕森 图/文
“砻谷口悉嗦,碓米落镬;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头游天井。”这首童谣牵扯出一种生活用具——砻,千百年来,是它把谷子变成白米,从落后的舂米演绎到砻谷。
近日,记者
-
打造客家首府花园度假城 长汀新桥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汀县新桥镇是长汀县汀东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通往三明、宁化等地的交通要道。该镇把握被列为龙岩市中心镇建设示范乡镇的契机,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在规划建设好中心集 镇的同时,做大做强中心镇。该镇充分利用新桥至庵杰汀江两岸15公里自然风光,把
-
客家山歌 群艺奇葩
-
作者:陈济谋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客家山歌,闻名遐迩,是客家文化精神孕育的一朵奇葩。历经千年岁月,如今愈发光彩。
去年初冬,我再访永定。当地朋友告诉我:山歌大王李天生演唱的永定客家山歌收入“飞天U盘”,搭乘“神七”遨游太空,真成“天籁之音”了,建议我到“山歌之乡”湖坑镇去 感受山歌的精彩,去聆听那位山歌老人的心灵倾诉……这与
-
客家谚语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语句。客家谚语非常丰富,包括气象、农事、时令等等。谚语生动、精练、质朴,韵味隽永,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谚语又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
与雷有关的谚语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无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
-
客家山村端午采药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温云远
客家山村过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同各地汉族习俗一样,然而端午采药是客家山村里古老的节俗之一。
世传我国上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制医药,为中华医药的始祖。客家先民自中原南迁后长期居住山区,远离市镇,求医不便,而且从事传统方式的农业生产,耕作山田,家庭经济多不宽裕,所以求医
-
谈谈闽西客家端午节习俗
-
作者:张佑周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节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还要采集葛藤、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经济稍好的人家要为孩子们添置夏衣。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熬粽子,杀猪、宰羊、捕鱼、宰杀鸡鸭鹅兔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初四日 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