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眼里看土堡 ――刘晓迎的《神秘的客家土堡》、《福建土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绿 笙 文/图
大约是2005年时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座土堡――沙县水美土堡,当时这种独特的民居让我产生了兴趣并震撼不已,初步认识到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而第一次让我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三明土堡的是刘晓迎先生于2008年所著的《神秘的客家土堡》,经过对遍布三明各地的土堡深入细
-
中国客家博物馆 年迎游客逾60万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日前走进广东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这座斥资1.6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博物馆,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8年开馆以来,该馆已成为梅州新的旅游热点,每年吸引6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
博物馆入口处的“思源井”展现了客家人思源不忘祖的
-
迎世客盛会亮客家风情 我市举行首次客家服饰时装展示表演
-
作者: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6月21日晚,我市首次客家服饰时装展示表演,在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闪亮登场。精彩的客家服饰时装表演,为迎接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在我市的胜利召开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会长、太平绅士姚森良,马来西亚南源永芳集团董事长姚国华,马来西亚南源布庄董事长姚国泰观看了展示表演。
市委
-
为了客家故事再上荧屏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几个主要女演员在拍戏。正中为女一号蒋欣饰演的林盛金。
□何志溪 文/图
根据福建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客家女作家何英原著《抚摸岁月》改编的26集电视连续剧《土楼里的女人》(暂定名,原名《抚摸岁月之客家红》),自开机拍摄以来,工作已近尾声。我有幸被该剧组聘为“民俗顾问”,多次到剧组和拍摄
-
老梅城的记忆 客家人的宝藏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江卷》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县域动态]
本报讯袒腹晒书的李黼平、“煎无油——难脱锅”、“娶妻莫贪靓,嫁女莫贪财”……近日,随着《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州·梅江卷》的正式出版发行,老梅城人记忆中的一个个人物传说、民间故事
-
客家集体婚礼故事多 ――“四海客家、缘定三明”大型青年集体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丽风和桃李笑,珠联璧合凤凰飞。5月3日上午,由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和团市委联合主办的“四海客家、缘定三明”大型青年集体婚礼暨2012三明首届客家婚俗文化
-
冠豸山下飞出动人恋歌“客家好爱你”2012海峡两岸七夕牵手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两岸男女青年情歌对唱
石门湖畔留下倩影
美女主持人也被“瞄上”
互送特色礼物
台湾男生礼物让连城女生很开心
许多人对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记忆深刻,因为在自然环境的映衬下,人文气氛特别令人沉醉。而昨晚,就在连城冠豸山下、石门
-
旧时客家打醮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定光古佛是客家人的保护神,旧时每年每村都有热闹的打醮场景。为了解乡村打醮实况,笔者曾拜访了武平县中堡芳洋村的周维光老先生(1944年生),下面主要根据他的讲述整理而成。
旧时打醮一年两次,第一次在上春(春天),称祈福;第二次为秋冬,称还福。芳洋村一年打醮的日期是正月十六日和十一月十六日。因为定
-
“作福”:不亚于过年的客家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习俗]
“作福”(有些地方也称“祚福”)之俗早即有之,自古传延,在客家地区尤盛。在梅州,打蘸(集体祭奠神灵)、迎神、庙会、完神等大型且隆重的宗族团体活动,一般均统称为“作福”,意寓祈祷上苍佑护乡民健康平安,安居乐业,家财同兴;村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作福”具有定时性
-
民俗大观 各地客家新春盛景一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也许是久居闭塞的崇山峻岭之间,客家人特别喜欢热闹;也许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个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元宵节期间,客家地区到处热热闹闹:走古事、闹春田、烧火龙、添丁炮、赏花灯、割鸡、迎姑婆、祈福等等脍炙人口的客家传统民俗活动,让村民大饱眼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各地客家人举办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