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时期流民与粤东北山区开发
作者:周伟华 黄志繁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粤东北  流民  山区开发  生态 
描述:区生态的恶化和资源的紧缺,从而引发了清中期粤东北大量人口,向赣南、粤中等地区迁移。因此可以认为,明清时期粤东北的流民活动,对粤东北山区社会风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东北城市客家山歌的实录报告与思考
作者:张羡声 崔宝霞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山歌对唱  山歌集  山歌会 
描述:自20世纪90年代起,粤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市民聚集在一起唱客家山歌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梅州城内的客家山歌对唱、翁源县城的"山歌集"和韶关市内的"山歌会"为实例,报告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背景、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采集和研究客家山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呼吁。
明清时期粤东北梅江水系的疍民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梅江  蛋民 
描述:梅江水系就有蛋民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自明代始,蛋民开始被编入里甲体系进行管理.从明中期以后,随着里甲制度的崩溃,生存资源的恶化,资源匮乏的水域上的蛋民开始渐渐迁徙.
东北乡村治理:回顾及分析:以五华县平安村为例
作者:谢乃煌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村  宗族  民间信仰  治理  选举 
描述:广东省五华县平安村的客家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其潜在或显在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乡村治理实践中均有所体现.作为当今乡村治理关键环节的村委会选举及管理,平安村的实践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建议尊重村庄自生秩序,推进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环节等.
明清时期粤东北梅江水系的蛋民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梅江  蛋民 
描述:梅江水系就有蛋民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自明代始,蛋民开始被编入里甲体系进行管理。从明中期以后,随着里甲制度的崩溃,生存资源的恶化,资源匮乏的水域上的蛋民开始渐渐迁徙。
明清时期粤东北地区的墟市、商人与地域社会发展略论:以梅潭河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墟市  客家商人  地域社会发展 
描述:对梅潭河流域地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方言的通用量词“只”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量词“只”  通用表现  历史来源  认知阐释 
描述:方言的量词“只”可广泛地通用各种事物,它和客方言周边的湘语、闽语和吴语一样都是汉语史上唐五代时期“只”作为通用量词的保留和传承.“只”之所以能成为通用量词,是由其表示本义时的认知焦点注重物体的“单独性”决定的,这与汉语史上的另外两个通用量词“枚”和“个”的泛化基础相同.
论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的结合——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
作者:童绍茂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客家文化  结合 
描述:赣州红色旅游虽然日渐红火,但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优势相距甚远,赣州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旅游胜地,将赣州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结合的媒介,为江西赣州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拓宽思路。
赣南客家禁忌民俗及其禳解
作者:温小兴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禁忌  禳解 
描述: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违禁与解禁是禁忌发生作用的两大途径。为了规避违禁带来的惩罚,赣南民间形成了一套与之对应的解禁文化。通过对禁忌的禳解,最终维系着客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7世纪西方耶稣会士传教客家原乡汀札记
作者:张英明 徐庆铭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17世纪  耶稣会士  天主教  客家原乡 
描述:17世纪,艾儒略、刘迪我、聂仲迁等耶稣会士,先后在客家原乡闽西(汀州)、赣南(赣州)开堂布教,使之发展成为西方耶稣会在中国内地传布天主教的重要基地之一,从而为今日客家原乡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