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江方言语音研究
-
作者:曾艳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合江方言 语音 《广韵》 入声 归属
-
描述:为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晓母、匣母与遇摄合口一等相拼时读作[f]声母;古影组字大都读作零声母和[(?)]声母;古泥组字在今洪音前读作[1]声母,在今细音前,大致的分化规律是泥母字读作[(?)]声母
-
江西信丰境内两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
-
作者:张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音研究 比较 类推 声华韵
-
描述:;见组字读如古精组现象,是由尖团合流的类推拉平影响而产生;特殊声母[mg]、[mgh]是由声化韵[m̩]的同化作用而产生。由此增加人们对信丰县境内客家方言的了解,为江西境内客家方言的分区提供材料根据,为语音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语言材料和线索。
-
技术支持的农村客家方言儿童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研究
-
作者:王相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技术 方言儿童 汉语语音意识 设计 资源
-
描述:理论,我们将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的多媒体资源整合到拼音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最后选取刚入学一年级且之前从未接触过拼音学习的儿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为被试,通过准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有针对性
-
兴宁俗语研究
-
作者:刘春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兴宁俗语 文化 语音 词汇 修辞格
-
描述:汇、辞格等角度分析兴宁俗语的特点:韵母响亮,韵律和谐;词汇与日常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存在大量詈语,来源于特征词,词缀丰富,重叠生动;辞格的巧妙应用增强了俗语的表达效果。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凸显出兴宁俗语“不俗”的魅力。
-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音系调查研究
-
作者:王燕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阳凉水井 客家话 语音 比较 语言接触
-
描述:暂无
-
湖南桂阳流峰土话语音研究
-
作者:欧阳国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湘南土话 流峰土话 音系 音韵特点 语音比较
-
描述:从历时的角度归纳流峰土话语音的特点。第三章为流峰土话与中古音系之比较。本章是对流峰土话音系历时发展情况的一个全面的比较,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历史比较法。全章总体分声母的比较、韵母的比较、声调的比较三部
-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福建新跨越党代表回去之后陈荣斌:
-
作者:黄水林 李绍炜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党代会提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莲峰镇作为连城县城所在地,加快城市建设,改变城市面貌,是广大群众的愿望,也是建设‘三个更加’的具体实践。”11月27日,在连城县莲峰镇南街社区,陈荣斌与社区的党员群众聊得起劲。
陈荣斌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莲峰镇党委书记。参加完党代会回到镇里后,11
-
客家研究专家做客惠州学习论坛·政协论坛 建议惠州举办 世界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州是重要的客家文化地区。图为4月23日在惠州市小金口街道举行的第五届麒麟文化节盛况。 梁维春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钟伟连 实习生/陈宜志)在8月2日举行的惠州学习论坛·政协论坛上,应邀主讲“客家文化源流与文化惠州建设”的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说,惠州是广东最早的客家文化艺术中
-
市委宣传部传达学习汪洋来梅调研讲话精神 认认真真研究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13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召开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汪洋来梅调研讲话精神会议。会议要求,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汪洋书记来梅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研究客家传统文化,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工作亮点,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围绕如何贯彻落实汪
-
国民小学社会学习领域教科书客家文化教材之内容分析研究
-
作者:钟政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社会学习领域 教科书
-
描述:正確的常識,幫助學童更深層體認正確的客家文化。本研究方法採內容分析法,以「客家文化內容主題類目表」為研究工具,對各版本之社會領域教科書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在中、高兩個年段裡,客家文化內容出現於高年段教科書中的比例較高。二、在所研究三個版本的教科書中,以南一版教科書提及客家文化內容較多。三、各版本各冊教科書中,鮮少有專論客家文化的篇幅,也幾乎沒有專論的章節或單元。四、在各版本教科書有關客家文化的內容中,若以研究者所制定之客家文化主題類目表分類之,以「文化內涵類」這個類目為主題較為明顯,數量也較多。綜合前面各章節所做分析,本文最後針對書寫和研究參與者提出幾項建議:一、教科書中客家文化內容的編排,應統整於整體課程,以提高教材層次。二、各版本教科書呈現「客家文化」時,應加以註解。三、出版商應注意各冊別客家文化內容的均衡。四、教科書編者應增加客家文化相關內容。五、提升教師客家文化教育之素養。六、教師對於教科書應有檢視與批判能力。七、結合其它學習領域,增加學生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