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建筑与文化融合
-
作者:黄锋
期号:第24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岭南 红色 阳明 融合
-
描述:统习惯。经长期杂居,主客文化、风俗互相影响、融合,形成岭南客家特色。居民勤劳俭朴,乐善好施,不畏强暴,富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
浅谈博白客家传统建筑与广府文化的关系
-
作者:郑霁雯 庞波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博白客家 传统建筑 广府文化 关系
-
描述:传统文化与建筑文化是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本文谈到了博白客家传统建筑与广府文化的关系。博白是一个广府人和客家人混居的地方,这里,有两种文化共生的土壤,他们都经历了多年的融合和碰撞,并行发展着各自文化的内涵。
-
“图面”与“图底”关系的典型案例
-
作者:颜国洪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其无,有室之用。说的是揉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这里说的学校建筑和校园空间之间,就是这种“围合”与“被围合
-
“图面”与“图底”关系的典型案例:浅谈河源雅居乐花园中小学
-
作者:颜国洪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建筑 图面 图底 平面构成 客家传统
-
描述:学校建筑和校园空间,是一种相互间"围合"与"被围合"的关系,正是由于建筑的分割和围合,才有了可戏耍的广场;反之,校园建筑也在各校园空间的围合之中,这也是一种互为"图面"与"图底"的关系。
-
土楼与社会环境的研究
-
作者:濮芳芳
期号:第15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土楼面前,人们禁不住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土楼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这一点,建军筑师们看到了土楼的材料经济结构强度、轴线布局、夯土技术、物理性能以及造型艺方面的特性.方史工作者注重于社会经济、宗教意识、政治投射、风水观念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近年来为发表的若干论著已经取得很大成果.但是很明显,土楼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倘若仅仅着眼于片面,研究工作势必陷入困惑.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茂要计一郎教授曾于教授1985年率队实地考察漳州土楼,返日后发表报告.茂要教授特别关注圆寨,将其描绘“天上落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夸张的词汇说明他对土楼的外部形象极感兴趣.茂木教授又称,南靖圆寨内部用房无主次之分,我们便可以推断,他没有注意到汉族民系文化间的差别,不了解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的貌合神离.一般说,客家圆寨平面布局中隐藏着三堂屋轴线意识,因为客家物别强调聚族而居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尊卑秩序.闽南圆寨与此大异客家圆寨,从不同五凤楼和方楼比肩而立.虽然社会动乱迫使闽南人建造圆寨,但不存在象客家人那样强烈的宗族意识,他们多姓杂居,从而圆寨中没有单一祖堂,不需要尊卑秩序.
-
论客家民居建筑的审美特色
-
作者:郭春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建筑 造型美 建筑艺术 审美
-
描述: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这种与山水同呼吸的客家民居建筑与环境构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客家民居不仅单体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整体村落与环境也是和谐相生的.
-
福建民居:圆盘式的土楼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福建圆楼 民居建筑 客家人 福建土楼 建筑风格 方楼 聚族 圆形 圆盘式
-
描述: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福建客家土楼在结构上以厚实的夯土墙承重,内部为木构架,以穿斗式结构为主。以圆楼与方楼最常见,也常常并存。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与八卦型
-
民居的迁徙:真武场古镇的客家印记
-
作者:周媛 肖能定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 客家先民 中国古建筑 会馆建筑 客家人 迁徙 客家移民 建筑风格 梁思成 不可分离
-
描述:我们家的一角城楼,几处院落,一座牌坊,一条街市,一列店铺,以及我们近郊的桥,山前的塔,村中的古坟石碑,村里的短墙与三五茅屋,对于我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有意义的。它们都曾丰富过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成为与我们不可分离的情感的内容。——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