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撰一部客家文学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墨白(河南文学院副院长)
我是河南人,梅州客家人很多都是从河南南迁来的,因此我来到梅州感觉特别亲切,梅州的饮食口味等很多都与河南相近。河南也有很多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因此我对客家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客家人中出过很多文学大家,如有“诗界革新旗帜”之称的晚清诗人黄遵宪、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人物李
-
“在文化观照中展示客家文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曾秋玲
人物简介:陈建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1949年生于广西北海市,1968年参加工作当煤矿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1995年起在中国作协从事文学组织工作。
主要从事小说、随笔、电视剧写作。出版过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繁荣客家文学有两种向度的提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克(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
何为客家文学?从文学符号来看,首先应是客家民系的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不一定是客家民系的作者,文学内容上反映了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富有客家特色的建筑等等,这些也可以是客家文学。
如何繁荣发展客家文学,我认为有两种向度:一是对客家传
-
客家文化、客家文学会有大的作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专访]
□本报记者李莹实习生张兰通讯员罗卉摄影古礼贤
人物简介:
白描:男,1952年8月生于陕西泾阳。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大学任教6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18年,现为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等500余万字,担任多部电视连续剧编剧。代表作《一
-
客家文学院——客家文学对外交流的平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扩大世界客都梅州的影响力,今年9月,我市成立客家文学院,建立客家文学对外交流平台。今后,客家文学院将着力培养客家文学人才,加强客家文学研究与创作,传承和弘扬优秀客家文化,促进客家文学对外交流,提高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客家文学院将向全国招聘专业作家、签约作家、重点扶持作家,鼓励作家勤创作、出精
-
了解客家文学的一扇窗口
-
作者:罗青山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应该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梅州地处边远山区,文学园地较少,梅州作家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网络,如繁星点点,遍布天宇,难以展现其整体实力,形成集群效应,因而不能对梅州客家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
-
我市成立客家文学院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徐雪琴)昨日,记者从市文联获悉,经市编委批复同意,我市成立了客家文学院。
据了解,成立客家文学院旨在培养客家文学人才,加强客家文学研究与创作,传承和弘扬优秀客家文化;促进
-
客家文学院首聘10名作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世锦)在昨日上午举行的全市文联工作会议上,10名作家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有关负责人手中接过聘书,成为中国客家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
据了解,中国客家文学院是中国作协在地级市设立的第一个以族群为特征的文学院,也是全国首个打破地域概念、用文化形态命名的文学院。中国客家文学院已确定了“五个一”
-
中国客家文学院落户梅州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莹实习生张兰通讯员罗卉)昨日,第十一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开幕式举行了中国客家文学院授牌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将“中国客家文学院”牌匾授予梅州,梅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纯德代表市委市政府接受牌匾,标志着中国客家文学院正式落户梅州。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
-
客家文学要回归乡土、深入乡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尧(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台湾的很多客籍作家,他们都有一种固守乡土的理念,这种理念通常都会反映在自身的作品当中。文学最丰厚的资源是在乡土,同样,客家文学最丰富的资源也是在乡土。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披荆斩棘的客家迁徙史,必须要有文学这面镜子,才能让这些文化历史保留得更好些。客家人对文化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