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客家文学有两种向度的提升
【版次】第8版:聚焦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第十一届·广东梅州)
【入库时间】20130110
【全文挂接】
【全文】
杨克(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
何为客家文学?从文学符号来看,首先应是客家民系的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不一定是客家民系的作者,文学内容上反映了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富有客家特色的建筑等等,这些也可以是客家文学。
如何繁荣发展客家文学,我认为有两种向度:一是对客家传统、生活习俗以及乡土文化的挖掘,从内容上形成一种特色;二是在描写人的情感时要更为深刻。要有世界文学的眼光、立足世界的大格局,才能更好地让客家文学走出围龙屋,形成客家大文学。写作不应是宣泄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应立足深远,为了大格局、为了全人类而写作。简而言之,繁荣发展客家文学,就要在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宽度是指对脚下土地各种文化的挖掘,而深度就是不断地追求艺术风格、艺术形式,比如说一些反映客家种种的网络文学或动漫,这些也是客家文学的组成部分。注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时代的就是世界的。当然,不是所有民族的东西都是世界的,而应是民族中精髓的、创造得特别好的才有成为世界的可能。
说到梅州的客家文学,我认为梅州的诗歌是不能不提的。中国近现代诗歌的发展,客家的诗歌是最具代表性的。黄遵宪最早提出“诗界革命”,现代主义诗人最有代表性的是李金发,他们开近现代中国诗歌的先河,非常伟大。还有当代的梅州籍作家陈国凯、程贤章、廖红球等人,他们也是客家文学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我相信,客家文学在梅州的土壤上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李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