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5)
期刊(19)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5)
期刊 (19)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31)
2012(30)
2011(31)
2010(19)
2009(7)
2008(20)
2007(6)
2006(3)
2001(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1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1)
广东艺术(1)
台声(1)
小演奏家(1)
方言(1)
烹调知识(原创版)(1)
风景名胜(1)
文史博览(1)
展示客家民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月1日,赣县田村农民进行黄元米馃传统制作工艺展示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观看。春节来临,赣县举办传统戏曲表演、客家民俗展示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为节日的到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巫兴燕刘康摄影报道 图片注释: 图片1 :
客家园里歌舞欢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世平 特约记者邱日来 9月21日晚,街市如昼、凉风习习,位于赣县城南的赣南客家名人(樱花锦绣)公园灌婴广场,掌声、欢呼声和悠扬的歌舞声交织成幸福交响乐,该县近千名干部群众齐聚一起,共度中秋佳节。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在现场,记者看到,市民们纷纷登台、引吭高歌,
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歌友见面会梅城举行 发烧友交流客家音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词曲作者、演唱者和歌迷等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共同演绎,交流心得体会。 歌友见面会气氛热烈,在电贝司、爵士鼓
客家山歌“双工程”进展快 新城小学培训分点挂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昨日上午,“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梅县新城小学培训分点挂牌仪式在梅县新城中心小学举行。山歌大师汤明哲,市文化馆、梅县新城办事处负责人及新城小学师生2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客家山歌“双工程”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分别开设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客家山歌新秀培训班、客家山歌师培
《土楼神韵》昨晚在福建大剧院倾情上演 福建土楼
作者:陈发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福州23日电(记者陈发胜通讯员 赖初源 卢基莹) 昨晚,一场 以反映福建土楼风情,展现客家文化内涵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福建大剧院倾情上演。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美香、袁锦贵,副省长叶双瑜、苏增添,省政协副主席李祖可、叶家松、郑兰荪,厦门市委副书记
客家春节“上红”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冬儿 光阴似箭,又一个春节款款而至。各地欢度春节的民俗异彩纷呈,客家地区过年风俗更是精彩叠出,尤其是客家人过年“上红”之俗,趣味横生,令人难忘。 所谓“上红”是指客家人在大年三十(即除夕)这一天贴春联和贴红纸。记得儿时每每到大年三十清早,父亲就会到供销社买回几张大红纸和笔墨回家,凭着自已只念一年私
客家龙南的酒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小凤叶伟贤 龙南客家人十分好客,并且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宴席上主人会热情地向客人敬酒,常常把客人灌得烂醉如泥才算尽兴。 民间的喜庆佳节、生丧嫁娶以及亲朋好友到来之时,客家人都喜欢以家酿的米酒款待客人,这种米酒在当地称“水酒”,并且客家人在酒桌上非常注重礼节。 宴席一般使用四方桌,俗称“八
赣南客家酒文化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乐秋 赣南客家人好客,每当有亲朋好友来相聚,赣南客家人都喜欢以酒相待,其中的酒礼酒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赣南客家酒文化。 喝酒时,赣南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子。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好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入席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
“汤腔”:创新和发展客家山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00年10月,在梅州市举办的“汤明哲山歌大师从艺五十周年创作演唱研讨会”上,梅州市音协主席陈勋华第一次提出“汤腔”一词。所谓“汤腔”,就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山歌大师汤明哲以他独特的方式方法演唱客家山歌而形成的客家山歌音乐唱腔。 “汤腔”以字引声、以字行腔、字里含情的艺术手法来演唱客家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