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01)
报纸(395)
学位论文(175)
会议论文(18)
图书(1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01)
报纸 (395)
学位论文 (175)
会议论文 (18)
图书 (14)
按年份分组
2014(454)
2013(99)
2012(95)
2011(102)
2010(72)
2008(47)
2006(28)
2005(7)
1999(2)
1998(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6)
嘉应学院学报(16)
中国音乐(6)
农业考古(5)
牡丹江大学学报(3)
客家(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艺术研究(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
客家筝派与潮州筝派以韵补声特色之比较
作者:王莉萍  期号:第2期 来源:艺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筝派  潮州筝派  以韵补声  作韵  比较 
描述:际的学习演奏中,对于这两个筝流派风格在有一定感性知识的同时,能从理性方面对这两个流派风格进行区分,从而更明确地把握它们各自的特色。
四川客家民居与广东客家民居比较研究
作者:郭建川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客家  民居  广东  四川 
描述: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和总结。并具体阐述了他们在每个不同地域的演进与发展。 本文同时对上述地区客家乡土民居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及其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通过对不同建筑文化间交流与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音系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科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盘龙镇  梅县  客家话  音系  比较 
描述: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声母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古全浊声母变清,无论平仄都有送气的,但仄声有一部分不送气;梅县客家话无论平仄都读送气音。(2)盘龙镇客家话共有21个
广东闽方言与粤、客方言起始体类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燕洁  期号:第4期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起始体  比较 
描述:广东闽方言的起始体类型与粤方言、客方言大不相同,闽方言起始体主要在动词前加“咯”等副词,或者在动词后加“了”等,而粤客方言起始体跟普通话相似,都是在动词后面加上类似于“起来”的副词.闽方言起始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能是跟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梅县客方言量词"只"与普通话量词"个"的比较
作者:王丽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量词      泛化  比较 
描述: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个”都是使用范围颇广、出现频率很高的量词,在口语交际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通过讨论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个”的使用情况,对比“只”和“个”用法的异同,进而探讨两者泛化的背景和成因及其泛化现象,明确区分它们的使用条件。
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作者:郑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始兴县客家方言  亲属称谓  类型分析  比较 
描述:方式的一些特点与现今的演变趋势。继而,对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类型分析,并将之与梅县客家话、周边的翁源客话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通过与其它方言的比较,我们发现始兴客话亲属称谓系统仍采用了较为古老
梅县与兴国县传统客家山歌文化同源研究
作者:谢欢 阚蕾  期号:第8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客家山歌  比较  同源 
描述:本文通过对梅县与兴国县在同一时期所呈现出的传统客家山歌音乐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总结这两个同源异地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佐证其文化同源关系,进而以点触面,将其运用于整个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
惠州方言助词研究
作者:陈淑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言语法  惠州方言  助词  比较 
描述: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来源作了尝试性的解释。第六章讨论其他助词,主要包括比况助词“□[k55]”的来源及其发展;由介词结构虚化而来的加强乞求意味的助词“畀佢”。余论并通过惠州方言与客家方言及广州方言助词的横向比较,讨论惠州方言助词的总体特点,并对其归属提出了看法。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郭焕宇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侨乡民居  广府  潮汕  客家  比较 
描述:待拓展,基于民系特征加强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客家文化视野下张资平与李金发文学观的比较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6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学观  张资平与李金发  新视野  多元一体  比较 
描述:,这是二位作家文学观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其相同相异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