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语文学科教育学》为例
-
作者:马启标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学习理念 学习方式 评价机制
-
描述:大胆探索新的"师生共同评价—注重日常评价"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和评价领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
学者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社会科学 学术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学者 中文系 会计学 计算机 会计电算化 教学
-
描述:东省语言学会理事,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 主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讲授汉字学、《说文解字》导读、训诂学等选修课程。2001年至2004年间,主讲客家方言、古籍阅读等硕士学位课程。 1995年—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做国内访问学者,师从著名学者王宁教授,从事文字训诂的学习和研究。 先后在《方言》、《中国语文》、《汉语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甘肃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释名》的系列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关注。 参编《客家话字典》,任第一副主编。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02年参加北京师范...
-
浅谈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歌唱教学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演唱方法
-
描述: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把握山歌歌唱的咬字、衬词、唱腔风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客家山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意义重大。
-
美术学学科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学 油画教学 学科方向 重点扶持 建设方向 艺术设计教学 书法教学 国画教学 民间艺术 学科带头人
-
描述:美术学学科是嘉应学院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之一,其重点建设方向包含油画教学、国画教学、水彩教学、书法教学、艺术设计教学、民间艺术、中外美术史等7个学科方向以及1个中国客家艺术研究所。曹知博教授为美术学学科带头人。学科重点课程负责人为宁新安教授和赵勋副教授,以及由张志祥副教授、林爱芳副教授
-
从客家学书籍的出版看客家文化研究的发展
-
作者:罗月花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客家研究 图书出版 客家学发展
-
描述:从改革开放30年来出版的客家学书籍统计数据出发,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客家研究方面的著作出版情况,这些客家学著作对客家文化研究的促进作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客家研究发展进程有积极的意义。
-
嘉应学院名牌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名牌 学院 简介 硕士学位 学术带头人 先进工作者 本科专业
-
描述:,1位“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位校级“教学名师”,6位校级优秀教师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近2届的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本专业教师获得多项一等奖和二等奖;目前,本专业拥有3门校级优秀课程,10门
-
粤东北乡村治理:回顾及分析:以五华县平安村为例
-
作者:谢乃煌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村 宗族 民间信仰 治理 选举
-
描述:广东省五华县平安村的客家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其潜在或显在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乡村治理实践中均有所体现.作为当今乡村治理关键环节的村委会选举及管理,平安村的实践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建议尊重村庄自生秩序,推进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环节等.
-
嘉应学院名牌专业:英语专业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语 学院 名牌 简介 学术带头人 语言学 本科专业 师资结构
-
描述:确,各研究方向师资结构较合理、队伍相对稳定。本专业现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等3门校级优秀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国文学选读等5门校级重点课程。英语专业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较好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基地 客家研究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普通高校 客家音乐 科学重点 学院 建筑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
-
描述:研究基地”。经过近20年的历史积淀,研究院已发展成集科研、教学、资料收集、客家文物收藏为一体的多功能学术科研机构。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6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