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9)
期刊(55)
学位论文(9)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9)
期刊 (55)
学位论文 (9)
图书 (2)
按年份分组
2014(65)
2013(22)
2012(7)
2011(14)
2010(8)
2009(2)
2008(8)
2007(4)
2006(3)
2005(1)
按来源分组
漳州客家(2)
文史哲(1)
德国研究(1)
江西食品工业(1)
人民之声(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
重庆社会科学(1)
神州民俗(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嘉应大学学报(1)
客家人的“木屐情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现时仍然可见到并在摆卖的各式各样的木屐 [物产] 木屐,简称屐,即两齿木底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通过中原人南迁带到南方客家地区的产物。因粤东地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如今春夏时节,粤东客家地区不少人仍会穿着木屐穿行过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梅州老街凌风
上犹营前演绎客家婚礼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长长的迎亲队伍,按照客家人的婚俗礼数热热闹闹地向着远方的新娘家进发。  迎来的新娘要跨过点燃的竹子火,一则驱邪,二则往后的日子才能红红火火。  新郎、新娘在祠堂里举行喜庆的拜堂仪式。  掀起了红盖头的新娘楚楚动人。  祠堂里安席开宴
当代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以《赣南日报》为中心的分析
作者:柴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摇篮  赣南  文化建构  大众传媒 
描述:赣南客家文化的建构,是学术研究、大众传媒、政府机构、商家市场、大众参与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挖掘客家文化,热衷于打“客家牌”,主要是利用海外客籍华侨华人这个跨国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家乡情结
忆 中元节:客家人的七月半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历7月15(客家地区也有在农历7月12、13、14的)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把它俗称为“七月半”。中元节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农历7月15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 “盂
客都梅州给我留下客家意象 ——全国音乐文学大师畅谈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李少凤刘遐昶 “步步是经典,处处是花园”,曾经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的词作者邬大为老先生观看了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又参观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及梅州各个生态旅游景点后,如此赞誉。昨日,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落下帷幕。五天的时间里,梅州给与会代表及嘉宾
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客家山歌也是中国民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阎维文在阴那山前留影。(高讯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一首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小白杨》让大家想起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许许多多的观众。23日至24日,阎维文带队来梅
这里是四川省屏山县楼东乡,有“长江上游最后一个客家小镇”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镇风貌 小镇最常见的生活镜头 孩子们在小镇奔跑玩耍 在小镇的最后留影 [采风] 书说楼东 楼东原叫书楼乡,缘自附近书楼村,此村出一秀才名声鹊起因而得名。但美名雅称终敌不过穷乡僻壤的盗匪肆掠。过去土匪出没、袍哥当道,怪不得民居、会馆形态,成色那样严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