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传统助推经济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姚益龙(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设幸福客都机遇与挑战共存]
客家文化至少具有崇文重教、吃苦耐劳、包容开放三个特点。这与发展“低碳环保、生态和谐”为核心的可持续增长的幸福导向型
-
石楣桿彰顯客家人文精神
-
作者:仲辛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石楣桿彰顯客家人文精神
“耕讀傳家、崇文重敎”是客家人傳承千年的優良傳統。從古至今,粵東客家地區梅州都有許多崇文重敎的標誌,歷史久遠的有宅第、牌坊、石楣桿等。其中石楣桿是古時客家地區崇文重敎特有的象徵。
銘記功名激勵來者
如今,在梅州不少地區仍可見屹立數百年不倒的石楣桿。在一些古村落的宗祠或老
-
客家迁徙与刘三姐传说传播
-
作者:梁新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客家 迁徙 山歌 文化
-
描述:华夏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与文化性格。最后,就刘三姐传说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来讲,传说中刘三姐形象是典型的客家妇女形象,传说中关于“才女”、“秀才”形象的描绘是客地崇文重教思想的反映,被认为肇始于或是纪念刘
-
185岁留馀堂挂牌“客家古民居” 为作家张资平故居
-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留馀堂”远眺。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李天生摄影报道)昨日上午,距今已有185年历史、地处梅城江北月梅片区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张资平故居“留馀堂”,举行了梅州市、梅江区两级“客家古民居”及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庆典。
据了解,留馀堂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建筑面积
-
中央苏区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论坛上,罗勇在发表演讲。记者刘念海 摄
○主讲人 罗勇
3月28日,由赣州客家联谊会主办的“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高峰论坛在赣州举行。来自全市文化领域和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在论坛上,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
-
客家之子的艰辛求学路逸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勒紧裤带也要让子女读书”,这是我的老家龙川鹤市流传很广的俗话。虽然也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含义,但更多体现崇文厚德,督促孩子刻苦好学、奋力上进,是千百来客家人迁徙中为生存发展培育出来的族群品格。客家人是中华大地唯一漂泊的汉族民系。这些原来的中原望族,一千多年来经历了五次大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
-
客家精神是客家文学中的亮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易小淬(广东文学院调研员)
一个地方的文学特点是跟这个地方的语言、民俗、风俗习惯等紧密相关的。像客家地区,大多属于山区,从古到今比较贫穷,但却因此非常重视文化,出了一大批文化人、名人、各行各业的领头人。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由于客家人崇文重教,非常重视读书,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眼光跟别的地方就
-
客家古邑感怀
-
作者:吴善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万绿湖风姿
谁偷天上瑶池水,洒落丛山成绿绸。万顷波光辉宇际,一湖碧水润芳洲。百花仙子①喜梳浴,水母精灵②爱漫游。莫怨湖天难辨色,轻舟一叶梦悠悠。
注释:①清末李汝珍古典小说《镜花缘》记载,河源为百花仙子的故乡;②万绿湖中的桃花水母,有水中熊猫之称。
佗城春晓
古城春至风光好,陌上花开迎客芳。
-
展示民俗风情感受客家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前来我市参加第三届海峡机械产业博览会的领导和嘉宾观看了《土楼神韵》演出并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记者 王毅 摄
本报讯(记者 黄俊 通讯员 刘永良)昨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新龙马之夜”第三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文艺晚会——《土楼神韵》在龙岩人民会堂隆重上演。参加
-
积极参与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全市客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召开
-
作者:钟荣荣萧森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3月28日下午,全市客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在赣州召开。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赣州客家联谊会秉承“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发展客家事业”的办会宗旨,积极开展联络客属、宣传赣南、弘扬传统、开拓创新等方面工作,积极参与到我市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和推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