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333)
报纸(6263)
图书(1506)
学位论文(1241)
视频(802)
会议论文(357)
图片(45)
人物(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333)
报纸 (6263)
图书 (1506)
学位论文 (1241)
视频 (802)
会议论文 (357)
图片 (45)
人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5(815)
2014(9344)
2013(1277)
2012(1309)
2011(1285)
2010(1126)
2009(695)
2008(566)
2007(357)
2005(8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83)
梅州日报(1771)
赣南日报(350)
嘉应学院学报(14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5)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西安社会科学(2)
世纪桥·纪实版(1)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
清溪水永远在她心中流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沈义像 文革期间两地分居的曾三、沈义书札4件 【人物】 朱紫球 提要:韩江有一条最大的分支河流叫产溪河,从韩江西边溯河而上,不足5公里,便到了丰顺县黄金镇。这方水土,孕育了两位不简单的客家女性,一位是李坚真,另一位就是沈义。 2013年,是革命前辈沈义大姐诞辰100周年。最近,笔者以严谨、认真
河源城区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江岚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负迁移  河源方言  英语语音  音段音位 
描述:,特别是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更为严重。河源市源城区作为一个具有特色方言语音的地区也不例外。源城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语言变体。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源城方言同英语相比,在发音系统构成因素有相一致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差别。本研究从语音的角度对河源源城方言语音特征进行描述,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其与英语音段音位系统对比,找出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并对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探求源城方言对该地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作用。本文以语言迁移为基础理论,采用了对比分析方法,并且结合问卷、访谈和录音听辨的方法调查源城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情况。使用EXCEL软件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录音软件CoolEditPro对语音材料则录制和对比,分析了源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作用。研究对象为来自河源市源城区河源中学的50名高三年级复读学生,其父母讲纯粹的源城方言。实验中,列出了88个能覆盖所有英语元音、辅音的英语单词及一篇小短文,让这50名学生逐一读出。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学生自身等其他干扰因素情况下,当源城方言的发音和英语发音不一致时,源城方言干扰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一些英语发音受到源城方言音的负迁移影响;当源城方言的发音和英语发音相似时,源城方言有助于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准确读出一些与源城方言一致的发音。本研究给河源源城区本地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的启示是:在源城区学生习得英语语音的过程中,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确实存在,因此在教学和学习英语语音时,应该重视源城方言和英语两种语音系统的不同之处,从而减少源城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历史至少600年,明清古建筑数百间,山海城田2万多亩,居民12000多人,杂居50多个姓氏,这便是范和村的时空含量。这个惠东稔山镇南部的滨海古村,古称“饭箩冈”,相传因地理形似饭箩得名,经逐渐雅化而改称“范和”。数百年来,这里登山可樵,出洋能渔,拦潮晒盐,富甲一方。时至今日,范和村仍旧以其村大、民富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氏祖祠里的木制牌匾,左看是兰桂腾芳,右看是金玉满堂,中间看又是诒远堂。 ↑罗冈围保存了原来的整体结构,房屋排列整齐。 ←范和村的谭公圣庙香火鼎盛,右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绸带,老人们爱在树下纳凉。 ←范和小学建于民国,校内的这栋建筑材料由香港运来,至今仍然十分牢固。 ←
湖南传统民居地域审美文化差异研究
作者:文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南传统民居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审美价值差异 
描述:这种社会现状,不少专家学者包括决策者们开始理性的反思,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让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重新定位和审视。本文从湖南传统民居入手,以区位地理为基础,以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为出发点,将湖南传统民居分为湘西、湘北、湘南三大地域,试图通过比较湘西、湘北和湘南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建筑差异,发掘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并以此阐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此影响人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湘西、湘北、湘南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进行比较,归纳出三者之间在建筑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上的差异,发掘其内在的不同美学价值。在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的差异性比较上,本文沿袭同中求异的基本思路,所谓同即中国建筑文化、建筑风格几千年来无不遵循着“中心”、“中庸”、“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是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上的同,这种建筑文化的内涵势必贯穿于中国式建筑的始终,无论任何形式的中国现代建筑,一旦失去了这种建筑文化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会迷失自我,成为“无根之厦”。所谓异,即在大同文化的集成上,受地域、风土、人情的影响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在建筑风格上,湘北地区由于东近吴越,北接中原。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荆楚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受明清时期大移民多民族异质文化渗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建筑形态上的“大屋”成为湘北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在审美上给人以韵律感和节奏感。湘南地处湖广交界之地,受到大移民潮的文化影响较深。迄今为止,湘南民居在村落选址、规划和建筑风格上与客家民居、岭南民居有颇多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重群体、幅度小、向水平面发展,且单体不突出,很少标新立异,和谐是整个建筑的基调。湘西地区山峦起伏,本土文化一直是该地区的主流,与此同时也有受到巴蜀文化影响,在明清时期又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从而造就了近闻名的湘西吊脚楼。在建筑风格上,“虚”“实”“势”“围”“凹”“凸”的空间形态收放自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从建筑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建筑风格的差异简而言之可概括为:湘西体现的是粗犷浪漫之美,湘南体现的是内敛清雅之美,湘北体现的是外拙内秀之美。本文的突破点是从学术上理顺湖湘传统民居发展的脉络,通过湖南三地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差异性比较以及人们对审美需求和审美价值观的基本判断和取向,阐述建筑文化的历史轨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传承上理清湖南传统民居的保护思路,有效地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让中国建筑文化的“根”得以弘扬。图片87幅,参考文献51篇。
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
作者:李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文学地位  《人境庐诗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饮冰室诗话》 
描述:主吾种,续吾教”。受梁启超的影响,黄遵宪在古典诗坛中备受关注,时人撰著诗话,争收人境庐诗。从政治文化的中心上海、北京,到政治文化的边角香港;从主流报刊到非主流报刊;从维新派到一般诗人、学者;都对黄遵宪的诗作和政治事功予以佳评,黄遵宪誉满天下。虽然各家诗话都没有象《饮冰室诗话》那样视黄遵宪为第一流的诗人,但都赞赏他的域外诗和抚时感事诗,公认人境庐诗的开新价值和黄遵宪“每饭不忘君国”的可贵精神。在文学革命之前,黄遵宪不是单一的“诗界革命”偶像符号,他文学上承载的形象和意义是多元复杂的。这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他是在古典诗歌的谱系下被推崇的。 <br>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首开文学史著作论述黄遵宪诗歌的先河,围绕着“我手写我口”来表彰黄遵宪倡导白话文的贡献。胡适回溯诗界革命找寻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根源,而黄遵宪是诗界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个,又有白话诗作,于是被提拔为白话文的先行者。由此黄遵宪新旧两属,既是晚清诗歌改良运动的代表诗人,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开始了黄遵宪在新文学的视野下被推尊的过程。胡适的影响下,1920—1940 年北京上海广东争相梓印人境庐诗、笺注人境庐诗、刊布人境庐遗作,于是读者翘首以盼的黄遵宪诗集和遗稿近乎井喷出现。既有黄遵宪乡人为了建构客家中原根源认同而选笺人境庐诗,亦有胡适信徒青年大学生校点人境庐诗,亦有守护文言诗传统的青年诗评家全注诗集,也有黄氏后人争先恐后地重印诗集,密集刊布遗稿。 <br> 随着诗集出版热潮和遗稿的密集刊布而来的,是人境庐诗的研究热潮,时人的文学史著、诗话络绎缤纷叙论黄诗。1920—1949 年的断代文学史、文学通史和文学专题史(总共26种)纷纷叙及黄遵宪。除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等少数几种文学史著外,大多数文学史著(其中大多是师范、高中教材)叙论黄遵宪的角度比较单 一,内容大同小异,郑振铎、陈子展等人编撰文学史采用了梁胡二大师对黄遵宪的评述,而后的文学史著又取资郑振铎、陈子展等人撰著的文学史,如此陈陈相因,摭拾梁启超、胡适的观点而成定论。黄遵宪被众多文学史著纳入为重点作家,标志着黄遵宪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定了。这些文学史著经由教学,向一代学子提供了黄遵宪是一个伟大诗人、爱国诗人、白话文先驱的共同论述。这种共同论述,具有传承性,影响着一代学子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这代学子传灯接力,一脉相承,为黄遵宪持续稳定地在1949年之后保留文学史的一席地位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观、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基本上奠基于20世纪之前的三、四十年,也即是皆奠基于“近代”以及“五四”学术群体。之后黄遵宪研究,不同程度不因袭、重复、引申胡适的观点,使黄遵宪坐稳了五四新文学先驱者的地位。 <br> 与文学史著叙论黄遵宪的内容单调而重复相比,文学革命之后的七家诗话选评黄诗,虽片段只言,但是内容丰富多面,既有沿袭前朝梁启超、狄葆贤、潘飞声、陈衍等各家诗话的观点而推崇其域外诗和感事爱国诗,也有针对黄诗研究的热点问题的争议,也有从中西文学比较的角度赞赏黄诗,还有结合时代的反帝爱国的主潮来品读黄诗的诗史特色,不乏精彩而有价值的见解,由此“可知公度诗近年来已被人们热烈地研究之一斑了。”与文学史撰著者大多为五四学术社群的成员不同,诗话的撰著者虽然不是旧朝遗老遗少,他们政治观念上大都趋新,但是他们酷爱传统文学,反对尽弃文言,爱惜旧体诗,有心赓续诗学传统,有意识地运用诗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来包容时代思想。从他们的诗话论评黄诗来看,与文学史著叙论黄诗摭拾他人陈言为定论相比,他们独到的见解多,内容多面丰富,精彩纷呈,显见了黄诗在民国古典诗学中仍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br> 这就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和奠定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由新文学导师胡适接力推崇黄遵宪,推助了黄诗热。1920、1930 年代黄诗研究热潮,固然是梁启超和胡适的影响汇集而导致的,反映出黄遵宪得到新派旧派两方的赞颂,但是政治情势,“国难日深,国亡有日”的关头,《人境庐诗草》中大量的感事诗作有救亡之助,也有力地推助了黄诗的刊布和研究热潮。
月入过万高薪背后是“高辛”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日前,几位工人在安装市区人行天桥的扶手电梯。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城市的天空朦胧亮,有一群人开始忙碌起来,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穿行。 他们是重体力劳动者,有些人月薪过万。这些高薪的异地务工人员朴实、低调,他们对于常年风吹日晒、一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对尘土飞扬的工作环境毫无怨言。他们希望的是,揣着厚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