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333)
报纸(6263)
图书(1506)
学位论文(1241)
视频(802)
会议论文(357)
图片(45)
人物(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333)
报纸 (6263)
图书 (1506)
学位论文 (1241)
视频 (802)
会议论文 (357)
图片 (45)
人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5(815)
2014(9344)
2013(1277)
2012(1309)
2011(1285)
2010(1126)
2009(695)
2008(566)
2007(357)
2005(8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83)
梅州日报(1771)
赣南日报(350)
嘉应学院学报(14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5)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西安社会科学(2)
世纪桥·纪实版(1)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
韩愈与岭南文化
作者:白文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愈  岭南文化  阳山  潮州  客家 
描述:响,其叔父云卿、绅卿及其长兄韩会对其文学思想、政治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韩愈生活的时代背景对其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坛流行骈文,佛老盛行,藩镇割据,大大影响了儒家道统的地位及国家的稳定。因此,韩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毕生致力于反对藩镇割据,攘斥佛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韩愈对岭南文化的贡献。首先需要明确中原和岭南的地理概念及其文化特点,中原文化对韩愈的影响,韩愈到来之前岭南的发展状况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韩愈谪阳、刺潮。韩愈贬阳山历来有争议,本文在梳理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之上,倾向于认同韩愈遭贬是由于李实的谗言。韩愈在阳山大力传播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劝课农桑,招生授徒,用中原先进的礼乐教化使当地百姓一改蛮夷之风,韩愈为中原文化向阳山的传播做了突出的贡献。阳山也改变了韩愈,主要表现在险怪诗风方面。韩愈在潮州,为百姓驱鳄除害,关心农桑,释放奴婢,大力兴办教育。可以说,韩愈在潮州的兴学所取得的效果相比于阳山更为显著。韩愈在潮州与大颠的交往也是历来争论的话题。本文认为韩愈与僧徒交往并非皈依佛门,是出于爱才,并有将之吸纳入儒家体系,使其重返四民的意图。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中原文化的南传。这一部分是由韩愈将中原文化传播至岭南而引发的思考。韩愈对潮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其敬仰。对客家人也是如此,尤其表现在教育方面。最后,本文认为以韩愈为代表的贬官群体对中原文化的南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因贬谪的苦闷,因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心有不平,发而为文,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即贬官文学。
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姜小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景观  赣州  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 
描述: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观点--以赣州城市景观设计为例。旨在通过对赣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出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创造赣州地域特色的城市聚居环境。赣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000多年历史,历史文物古迹众多。赣州地处赣江上游,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其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塑造具有赣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了基础。本文首先对景观、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的概念进行论述,为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赣州的地域文化资源特征包括地理资源、客家文化、堪舆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结合赣州城市景观设计现状分析,提出了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再后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运用以上总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炼地域文化并应用在赣州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后得出总结,再次说明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期待赣州城市景观能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从福建省乡村社区大学的建设看农村发展模式选择
作者:谢佑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建省  乡村社区大学  乡村发展模式  社区支持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描述:从2007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陆续创办了多处乡土教育试点,其中包括福建省建立的各种类型的乡村社区大学。乡村社区大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能够改变农村现有教育体制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并从中探寻适合福建省情的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并结合当前福建省乡村社区大学建设发展的实际案例,即莆田汀塘社区大学、龙岩培田社区大学、泉州福田社区大学以及福州林柄、关中故乡农园等若干项目点在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整理出福建省乡村发展管理的模式,即:莆田汀塘社区大学:以文化为入口,以教育为平台,让村民对自己的村庄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开始接受并融入即将到来的生态城镇化大潮中;龙岩培田社区大学:立足于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搭建平台协助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生态农业、客家文化为主题引导有组织的、健康的村级经济体系构建;福田社区大学:以生态文化教育为中心,引导当地茶叶生产和经济向生态经济型茶业发展,既治理农业环境的面源污染,又提高安溪茶叶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福州郊区“社区大学”:以社区支持农业为导引,通过城市居民支持乡村农业生产,既解决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保障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互信互动的最佳路径。上述四个由社区大学在福建省成为引导农村文化和产业建设的范式(Paradigm),对促进中国的乡村社会管理的创新和福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一个样板。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作者:赖一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小说  客家文化认同书写  女性书写  原住民书写  史诗建构 
描述: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则得到张扬,并发生变异。钟肇政对原住民有深切的认同。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钟肇政的最初原住民感性经验转换为浪漫想像,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野性的原住民女性形象和英雄形象。钟肇政早期曾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化作爱情传奇。而后其小说文本中日本意识与中国意识曾产生强烈的对抗,其后似乎又出现文化杂糅的现象。《怒涛》则竭力鼓吹殖民现代化和“台独”意识形态。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创作开创者。经过《浊流三部曲》的先期训练,钟肇政推出了大气磅礴的《台湾人三部曲》。这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家族史来表现民族精神史,以家族史诗建构民族史诗。但是有些文学史家刻意加以解构,为台独文学史张目,必须引起我们警惕。从创作手法看,钟肇政1950年代的作品采用单一视角的顺叙,后来运用了儿童视角,学会“化身”。《鲁冰花》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使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1960年代钟肇政小说采用聚焦透视法,深入潜意识层以表现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流;1970年代后的小说,则采用时空的重叠交错,营造唯美的意境。
连城培田古村落园林及其保护研究
作者:何飞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培田  古村落  园林  格局  保护策略 
描述:时也是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园林而进行的探索。针对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长期的实地调研,确定研究从影响古村落园林形成的因素着手,进而对培田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村落内部的园林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古村落园林的形成因素,可以知道培田古村落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移民村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使得古村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着古村落中园林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对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古村落内部园林进行研究,分析古村落园林的生存环境;通过测绘和图纸分析相结合,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的方法,对培田古村落内部园林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特色,探讨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针对培田古村落的保护,本文从培田古村落园林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培田古村落各类园林空间的现状,提出古村落园林的保护策略,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认为,培田古村落园林的保护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和村落特有的民风民俗的前提下进行,恢复古村落园林的生态性和功能性,传承古村落园林中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古村落园林的物质形态,对培田古村落园林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瑶族《盘王大歌》中的文化传统研究:以湖南“赵庚妹版”手抄本
作者:盛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盘王大歌》  手抄本  文化传统 
描述:文化传统的角度对《盘王大歌》手抄本的内容、版本、传承情况进行深入的文化剖析,旨在探索瑶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各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研究背景。笔者首先对瑶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盘王大歌》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再逐渐过渡到介绍本文的选题原由及意义,最后对学术界关于瑶族文化和《盘王大歌》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第二部分(二、三、四、五章),是全文的主体。第二、三、四章分三个方面的内容,围绕手抄本《盘王大歌》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所体现的瑶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因素、文化交流和文化价值,它们是逐步递进、相辅相成的。其中,文化因素可以分为文化英雄、文化事象和文化精神。文化交流以瑶族文化为基准,分析它与汉文化、越文化以及客家文化的关系。而文化价值方面,它是在文化因素、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站在一个交叉学科的立场综合分析的。第五章则是结合田野调查,对湖南江华《盘王大歌》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保护、发展提供一些相关的意见和策略。第三部分是结语,从总结全文的目的和方法上,指出湖南江华手抄本《盘王大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少数民族手抄本的活态传承中去理解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岭南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
作者:黄湘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文化  窗户  层次  舒适  精致 
描述:]。岭南建筑窗户的研究内容:其一,由于其材质的不同,窗各具风格。结合岭南园林建筑特有的灰塑、透雕、贴瓷、剪粘等手法,形成开敞、通透的空间[1]。其二,由于地域差异,岭南窗的式样会有所特色。将华北皇家
白鹭古村落空间环境与人文开发探究
作者:肖贞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鹭古村  历史空间环境  传统风貌  绿色开发  生态建设 
描述:古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古村落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古建筑群落的自然与人为损毁缺乏修缮,以及人们对历史文脉的认识不够而导致的拆旧建新行为使古村落格局严重变样等等。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要保护古村落并发展白鹭村旅游业的重要性。但是形势和境况却仍不尽如人意,政府财力及经验的欠缺,以及村民们私搭乱建的行为,一方面不仅古建筑修缮和古村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步伐无法跟上,另一方面新的无理无序建设又从整体上破坏了古村历史空间环境。因此,目前白鹭古村落的空间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与规划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作者实证考察了白鹭古村落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格局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白鹭古村落历史空间环境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本文剖析了白鹭古村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既要注重古村文化的原生性,坚持环境的绿色生态性。最后,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倡注重绿色开发,重视生态建设,使古村传统风貌和空间环境获得良好保护的同时,又促进古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务院出台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本文的研究意义更得到彰显。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白鹭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于保护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赣南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澳门路环村落空间发展研究:以黑沙村为例
作者:梁美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街巷纹理  自然环境  空间重塑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描述:,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黑沙村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以至社会结构等,也渐渐地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变化之中。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结构的分化,以及产业的衰退,客观地造成了黑沙村村落空间形态各个层面的异化现象。现代化居住环境的需求亦触动了村落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村落环境与建筑形制普遍地表现出了面对村落发展的不适应性;同时,随着澳门整体的多元化发展,对黑沙村似是固有封闭的格局体念出不同认知,黑沙村传统村落的发展从社会、经济到空间形态都引发了新的思考。传统村落的保育不仅仅只是对建筑物尺度大小和模式的考虑,也不单纯是一群建筑物的保存,传统村落应视为地区社会的一部份,村落的维护往往与整体社会发展策略有着密切关系,应更深刻的涉及在社会、经济与村落自身文化的层次上,与及体现在环境共融的联系,并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组织起来,籍此优化村落各层次空间形态,让传统村落能整合性地保育下来,使村落的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本文籍着传统村落的演变进程,试图探讨黑沙村的发展与澳门整体社会经济的关系,透过黑沙村的独特优势与澳门发展定位相互结合,以此塑造和重构村落空间,保存村落的自然环境、街巷纹理尺度、建筑物及其建筑元素、邻里交往模式等,与此同时,在尊重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黑沙村村落空间的再利用作出研究,优化居住及生活环境,加强及并发出其自身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黑沙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郑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武术选项课  赣州市  普通高校  教学现状 
描述:育更是人类文明得以广泛传递和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武术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借助学校教育这一根本途径。特别是高校的武术教学,一直以来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其地理位置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当地保存着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赣州市5所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师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对各个高校武术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和访谈。文章了解并分析了目前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基本教学资料配备以及课程教学安排情况,并对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科研状况及对当前武术课现状的评价等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了赣州市普通高校学生对当前高校武术课程的喜爱、对武术的认知渠、学生选修武术课的目的动机、学生对武术教学的满意度情况,还通过实地观测和走访掌握了赣州市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设施状况。最后,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将赣州市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总结为:一、目前赣州市高校的武术课的课程教学理念落后,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层面,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整体规划但过于粗放,的,缺少长远统筹。各学校教学内容安排过于随意,课程结构过于单调,武术课程安排有待精研和细化。二、赣州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学年龄结构和教龄结构虽然总体状况不错,但其中也透露出年轻、教学经历较少的教师数量过多的情况。武术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技术职称和专业资质等方面也亟待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三、由于对武术教学因素中的教师、教学内容、场地设施、教学方法等的不满意,加上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专业辅导和外部影响,赣州市普通高校学生对于武术课的喜爱和满意程度不高,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不深,学习武术的积极较差。四、虽然近年来赣州市各高校在体育场馆设施上加大了建设和改造的力度,但是在武术场馆的建设方面投入力量相对较小。各高校武术教学场地规模偏小,室内武术场地受面积和数量的影响使用率不高,场馆设备相对陈旧,影响到了高校的武术教学水平。给出如下建议:一、创新课程改革理念,强化武术课程改革,打破封闭的教学思路,将武术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合理有效的延伸、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二、加强武术师资培训,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武术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武术教师的理论素养。三、重视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改革武术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评价,客观公正地考核学生的武术学习成果。四、加大资金投入,抓住赣州市加强市政建设的有利时机和江西省十四届全省运动会开办的良好契机,在统筹规则体育场馆建设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考虑武术场馆建设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