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李氏大宗祠祭祖记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祠堂大厅 ▲祠堂后围李花怒放 ▲茶花开得娇艳欲滴 祠堂 【探幽】 □李忠东 每年立春之后都要回福建上杭老家“挂纸”,今年初六凌晨迎着春雨,又从梅城出发了。客家人所说的“挂纸”其寓意为“挂祖”——即扫墓是也。每年“挂纸”后按例就要来客家李氏祖宗火德公的李
清溪清代客家宗祠历尽沧桑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见习记者/黄万全记者/陈志强实习生/曾伟民通讯员/黄广文)近日,笔者探访了位于清溪清厦厦屋村的南山曾公祠,一睹了清代客家宗祠建筑的风采。据史料记载,该宗祠建于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迄今已有264年历史,虽然经历了264年的风雨沧桑,但其建筑风格基本保留完好,是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街铭留客家文化
作者:曾焕阳黄子立张钢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河源市紫金县文化部门近日在紫金县城调查文物保护单位时,惊喜地发现该县紫城镇下厚街和儒林街,在这两条呈十字交叉、只有2公里长的古街上,竟建有明代不同姓氏、不同风格的宗族祠堂34座!这是河源市迄今为止在同一地方、同一街道上发现的宗族祠堂最多、密度最大的一条祠堂老街。$$紫金“百姓宗祠街”的发现,
客家土楼的防火功能
作者:胡大新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土楼建造之前,即在选择楼址的时候,楼主就把水源是否充足作为建楼的必备条件之一。他们都知道,日常生活需要水,灭火需要水,迫在眉睫的建楼也需要水。一楼之内居住数十人上百人,用水量相当大,没有充足的水源是不行的。因此,每一座永定客家土楼都有足够的水源。溪河两岸的土楼客家人完全有 条件在楼内或楼侧打井取水
明清宗祠忆花嫁 古树清溪叹流年
作者:池锦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村口修建的一座聚贤亭,不远处便是村里的老屋。 八十多岁的阿婆在董氏宗祠内讲述家族的过去。 村里有不少登记在案的古树。 日头一出半天高, 看牛阿姐好转朝, 若然转去无朝食, 番薯芋仔拿两条。 ———社溪村老者开口唱客家山歌 小档案 名称:社溪村 地点:
客家文化扮演的角色与功能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经济发展涉及要素很多,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可以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客家族群在历史的迁移过程中,培养出了辛勤劳动、随遇而安的性格。此前,客家族群居住在山地、丘陵地者甚多。所以,客家经济的自然资本或自然资源,也表现山地、丘陵地的生产形式。从自然资
大万世居宗祠修葺一新千人齐祭祖客家风情浓
作者:眭建来 肖海强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迎接牌位 麒麟参拜 准备祭祖宴 今年3月,大万世居曾氏后人共同出资重新修缮宗祠。在修缮期间,曾氏祖先的牌位被“请”了出去。近日,大万世居宗祠修葺一新,近千名曾氏后人齐聚于此,把曾氏祖先的牌位“请”了回来,并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其中,有近400名曾氏后人从美国、
窗户折射客家民居变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你拍我拍] ① ② ③ 近段时间,笔者先后在蕉岭各地拍摄到一些具有各个时期建筑特色的窗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客家民居建筑的变迁。 建于五百年前的蕉岭县南礤镇石寨
客家商业招牌及其变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老字号:“聚盛祥” 客家老字号:“万和” 【摭拾】 冯锡煌 作为商铺标志,区分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特点,用于招徕顾客的商业招牌,在客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变迁。 明代以前的商业招牌,多用布帛制作,挂在酒坊、栈房或食宿之店,称为“酒望”、“店招”,又称为“幌子”。那时,乡村街市都
《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成因与功能:体育人类学的视野——以舞火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足球之乡体育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许晓容 客家民俗体育充分体现了客家族群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生存智慧、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是客家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与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文化追求与文化生活方式的体现。 舞火龙民俗体育活动有着丰富的功能,一是起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