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2)
期刊(60)
学位论文(5)
图书(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2)
期刊 (60)
学位论文 (5)
图书 (3)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77)
2013(19)
2012(25)
2011(16)
2010(27)
2008(12)
2007(2)
2006(3)
2003(1)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9)
神州民俗(2)
艺术评论(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珠海:珠海出版社(1)
现代农业装备(1)
延河文学月刊(1)
看世界(1)
民营科技(1)
老年人(1)
心灵手巧的客家女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乐秋 客家女人是火把,把生活照得亮亮堂堂;客家女人是甘露,把生活浸润得甜甜滋滋;客家女人是泥土,让生活长出大片大片的丰收。 客家女人全靠自己打扮自己。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下踩的,全是花,全是美。客家女人还把全家都打扮起来,公公、婆婆、丈夫、孩子。 你看看下面这些精彩作品,就知道
客家娘酒
作者:李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散文】 农历九月,一个与酒有关的月份,一个客家娘子开始与她们的酒瓮酝酿故事的季节。 而今又是重阳过去,渐凉的夜总让我忍不住猜想:某个角落里,一定有某个女人正抱着一床被单捂紧着酒瓮,为那一坛酒增加温度。其实,这是我儿时的记忆,那个女人便是我的妈妈。想来,这酒是女人的心血化成
客家乡村“女厨官”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傅长盛 图/文 长汀客家人重口腹之欲,称厨师为“厨官”。男人个个是厨艺好手,女人也能炒一手好菜,进得厨房,出得厅堂。 “南山镇,于松毛岭之北,长汀、连城、上杭三县之交界地带,古来商旅
“客家之歌”桃园举办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台北2月23日电(记者连锦添)“客家之歌·桃园春风”大型电视综艺晚会22日在台湾桃园县成功举行。 晚会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龙岩市政府、桃园县政府等主办。桃园县是台湾客家第一大县,客家人口超过百万人。演出当晚桃园县体育馆内涌进近万名热心观众。演出节目有龙岩汉剧团和台湾煌乐舞蹈团共同演绎的
客家女子做布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俗] 旧时客家妇女不但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在田头地尾,家头灶尾,样样精通,而且在针头线尾表现在做布鞋上,更显得心灵手巧。 客家女子从十三、四岁开始就要跟母亲或婆婆学做布鞋。首先把一块块白布做成布帕,叠成手指般厚后,用刀割成鞋底形,用钻子在鞋底上钻成孔,把麻线缝上去,并用力拉
“客家才女”备战客商大会 市职校邀请山歌大师汤明哲进校园授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汤明哲为学员示范山歌演唱技巧。 本报讯“客家才女人赞美,晓写论文晓写诗,德智体美齐发展,开口能讲外国语,沥翻晓背ABC……”昨晚,市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内传出悦耳的客家山歌,原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山歌大师汤明哲应邀来到学校,为正在全力备战第
客家祠堂淌古韵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一客家古祠堂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
流行于赣南客家的禁忌
作者:黄卫国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客家民系因长期生活在山区,与外界交往有限等,故中原地区原有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语言习俗依然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先民与当地土著的经济文化、生产技术发生了必然的交流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随之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客家禁忌习俗。 岁时禁忌 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
宁化客家的摆宴坐席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文煊 宁化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除把中原的文明礼俗带入新地方之外,在与当地人相互间不断交往、磨合中,还形成了宁化客家特有的礼仪风情。 他们从小孩一出生开始,其宴席就不断: 出生三天,有做三朝饭的汤饼之庆,周岁有周星之庆。接着是十岁之庆、二十岁之庆;三十岁有而立之庆、四十
客家“踩桥”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民俗] “踩桥”这一习俗,在客家地区至今犹存。在建造一座桥时,建桥师傅会用木桩把桥两头钉住,暂时不许人通行。待桥竣工后,要举行首通仪式,这种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异常热烈,它充满了古朴的乡风,不亚于当今的“剪彩”。这种仪式就是“踩桥”。 要修一座桥,的确是十分艰苦麻烦的事。首先要有“头家”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