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13)
期刊(105)
学位论文(21)
视频(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13)
期刊 (105)
学位论文 (21)
视频 (3)
图书 (2)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154)
2013(86)
2012(107)
2011(75)
2010(43)
2009(31)
2007(6)
2004(4)
2000(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36)
闽西日报(30)
其它(25)
澳门日报(14)
福建日报(8)
客家研究辑刊(4)
南方文坛(2)
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1)
上海调味品(1)
装饰(1)
鏵預祝客家文化節成功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文化節組委會負責人拜訪何鏵 何鏵預祝客家文化節成功 【本報消息】第二屆澳門客家文化節將於本月廿六至廿八日假漁人碼頭舉行。文化節組委會由主任何清標率領,一行日前拜訪全國政協副主席何
老梅城“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近日,乡贤梁友钟先生捐赠的“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该匾长145厘米,宽67.5厘米,12.3厘米,右侧有断裂,花岗岩质,重约600斤,正面书“西门”二字,笔力遒劲,骨肉停匀
六百年客家民居“大观园”
作者:袁丁 范琛 甘超强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司前村。高笑 摄 蜿蜒曲折的忠信河,从河源市连平县境内的忠信镇缓缓流过,向南汇入韩江支流船塘河。在忠信河下游,有一处客家人聚族居住的小村落——司前村。历经六百年风雨,司前村仍保留着完整的明代客家古围寨和祠堂,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忠信花灯就发源于此,并传承至今。 全村人合族
土楼恋曲犹在回响客家情缘宝岛再续
作者:燕子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去年七夕,七夕牵手会携手两岸青年相聚龙岩; 今年七夕,我们将跨海在台湾重逢 七夕牵手会在厦门本地的约会活动正火热进行,而另一场跨越海峡的“约会”即将展开。 还记得去年七夕那一场青山为凭、绿水作证的土楼恋曲吗?开往龙岩的“爱情专列”,满载着台湾单身男女对故土祖地的向往、对甜蜜
客山客水客家围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龙南燕翼围一角。 龙南关西新围全景。 上世纪初,广东一名叫罗香林的学者写了一本关于客家源流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客家”这个概念。从此,分布在赣闽粤边际地区的人,以及与之有着血脉渊源的世界各地的一部分人被叫成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相对概念。古时,这带属南越,生活着大量的赣虞人及其后裔。东晋末年
走进美丽的客家古村落
作者:缪德良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到梅州旅游,笔者觉得最值得旅游的是那些美丽的古村落。 在梅州,至今仍留存着许多古老的村落,据悉,经省级命名的古村落就有26个,其中国家级命名的2个,是梅县的茶山村和侨乡村。这些古村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了沧桑岁月,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霜血火,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筑及生活设施几乎无损。它们犹如一颗颗
梅州大埔客家 民居风情万种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泰安楼被称为 “大埔第一楼”。 孙中山纪念堂的堂前有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堂内的解说牌。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此前,从未游过梅州,但出于对梅州人勤劳能干、善于经商的深刻印象,让我对梅州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之情。这回,因工作关系得以前往梅州大埔,在这里
走进客家赣州“宋城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州市民间艺人韩振璜(右)和他的香樟木雕作品“宋城赣州”。 古城墙和浮桥 赣江源头八境台 【天下客】 透过历史的云烟,你会看到客家赣州宋代历史文化遗存仍灿若星河:“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宋代古城墙,“江南四大孔庙之一”的赣州文庙,巍峨肃穆的宋代慈云塔,规模宏大的宋代七鲤古瓷窑,享誉古今的排水系
书香校园散发“客家韵味”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容。“客家韵味让这些建筑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不少市民这样评价眼前的新城中学。 陈旧校舍重焕光彩 9月1
客家特色浓招展百分百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工人们在客家文博会展区紧张忙碌着。( 吴腾江 摄) 本报讯 (记者李少凤)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3’客家文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展区装修已基本完成。 记者在客家文博会举办地院士广场剑英图书馆附楼的施工现场 看到,展区装修已基本完成,进入装饰阶段。其中,一楼梅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