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
期刊 (3)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4)
2012(1)
2008(1)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2)
赣南日报(2)
客家文博(2)
南方日报(1)
侨报(1)
热道(1)
相关搜索词
文塔
作者: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丰顺县  基础下沉  空心塔  斜塔  八角  台基  周长  麻石  青砖 
描述:板,塔内有螺窗采用上下之间
南雄学宫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宫  县政府  广东省 
描述:南雄学宫位于广东省南雄县雄州镇爱民路县政府大院内。该学宫创建于明建文元年(1399),后几经修葺扩建,现仅存大成殿。殿前为月台,台基砖石混砌,基石上刻有祥云浮雕。正前面为设有左中右三道的五级石阶御道。殿通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高10.85米。
哭墙上的眼泪与教义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热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仅留下西部的少数台基,并在其上加筑一道护墙,藉此表达罗马帝国的威权。这就是所谓哭墙,它由白石灰石构成,其宽度为50米,高度约20米,底层石头来自希律王时代,中层属回教时代,而上层则属十九世纪的土耳其时代。
赣台同叙客家情携手合作促双赢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8月13日,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赣州隆重开幕。图为与会嘉宾对大会开幕报以热烈的掌声。 8月13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赣州举行。图为来自台湾的专家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8月13日,客家文化发展及客家语言保存论坛在赣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经贸文化的盛宴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初秋的赣州,800多万客家人迸发的热情要比温度更高。 8月13日上午,以“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客家摇篮”赣州开幕。这场盛宴把赣州和台湾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 赣州,期待着这一次相聚。 包括近800名台湾嘉
广州城区也有“客家山” 洪桥客家山歌申报中国“非遗”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府文化发源地广州城区也有“客家山”?粤语环绕的城区还能以客家山歌申报中国非物质遗产?洪桥“三眼井”、“豆腐寮”等见证了客家人在广州创业聚居历史。昨日,记者了解到,昔日广州人说的“东豪西富,南穷北倔”,其中“北倔”是指聚集在小北门附近(今洪桥地区)客家人倔强生活写照。越秀山脚“三眼井”山水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历史至少600年,明清古建筑数百间,山海城田2万多亩,居民12000多人,杂居50多个姓氏,这便是范和村的时空含量。这个惠东稔山镇南部的滨海古村,古称“饭箩冈”,相传因地理形似饭箩得名,经逐渐雅化而改称“范和”。数百年来,这里登山可樵,出洋能渔,拦潮晒盐,富甲一方。时至今日,范和村仍旧以其村大、民富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氏祖祠里的木制牌匾,左看是兰桂腾芳,右看是金玉满堂,中间看又是诒远堂。 ↑罗冈围保存了原来的整体结构,房屋排列整齐。 ←范和村的谭公圣庙香火鼎盛,右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绸带,老人们爱在树下纳凉。 ←范和小学建于民国,校内的这栋建筑材料由香港运来,至今仍然十分牢固。 ←
桥溪村:梦里客家世外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黛墙溪水,小桥古树,四面环山的桥溪村仿佛桃源仙境。 五彩林,有七棵古树,经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分类学专家考证,均为百年古树,有五种树种,分别为楠木、檀木、山杜英、青蓝木和荷木。 桥溪古村入口处。 位置 来历 概况 位于梅县雁洋境内阴那山五指峰西麓。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