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研究
-
作者:王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色设计 客家文化 影响 融合
-
描述:深入分析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认为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借鉴吸收客家文化的优良成分,创建具有民族特色
-
客家文化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
-
作者:熊金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当代设计 设计应用 创新
-
描述:客家文化和当代设计大的理论框架上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迄今为止,对客家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作用与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显得非常薄弱,与其应有的地位和实际的需要不太对称。与铺天盖地的当
-
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
作者:傅子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首先,它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并为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在这文化演进运动中,无疑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闽西客家文化具体事象中,才会看到诸如方言多古汉语成分、习俗类同中原古风,以及连民居布局 都讲求等级、次序等儒家伦
-
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
作者:江雪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俗文化 赣南 客家 养生 健身
-
描述:习俗、饮食习俗、婚姻习俗、日常生活习俗、民间传统文化、儿童游戏、民俗体育健身活动等对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并对客家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进行了跟踪调查。本文对让更多的人了解
-
中国大陆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重点对梅
-
作者:钟声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客家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 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件的区域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优化。本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
-
客家旧习漫谈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客家人有不少传统习俗,影响久远的主要有三。 一是敬鬼神。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小农经济社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和无力的境地,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萌发出各种猜想,鬼神论应运而生。客家人既信鬼,也信神。就鬼魂而言,客家人相信“生死轮回”,认为人死后精灵不灭,或升天成仙,或投胎转世,或
-
龙川佗城承载2200余年沧桑 南越王赵佗引导中原人与南越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佗城的考棚。
佗城内修缮一新的学宫。
龙川孔庙大钟。
越王井至今保存完好。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关于赵佗龙川故城究竟在双江牛颈岭上还是佗城的学术讨论在广东省史学界激烈地进行着。10多年过去了,这场争论的最终答案已经勿庸置疑。从那时起,广东省的龙川县,就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
河源:千年古邑迎来客家文化盛会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和务实等岭南文化特性,在赵佗时代呈现雏形,并在此后2200多年间,融入客家人的血液,使之成为全球客家人
-
千年古邑迎来文化盛会 河源举办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紫金花朝戏,是河源特有的地方剧种。
龙川秦代越王井
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
-
隆昌客家话语音研究
-
作者:周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隆昌 客家话 语音 西南官话 方言岛群
-
描述:在声母、韵母、声调诸方面既有来自客家话的诸多语音特点,也有在西南官话影响下产生的语音特点。同时,隆昌客家话对隆昌当地的西南官话的某些语音也产生了一些影响。隆昌、成都龙潭寺、仪陇、荣昌盘龙镇、新都、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