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祠堂见证村民抗日三栋镇典型客家民居新楼村祠堂保存完好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楼村祠堂全貌。 本报记者罗孝宗 通讯员林慧聪 摄
近日,惠城区三栋镇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座距今已有179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 新楼村祠堂,该镇准备将这座祠堂申请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 筑
古祠堂呈客家建筑风格,整体保存完好
新楼村祠堂位于三栋镇莲塘村,占地
-
日军曾火烧刀撬也打不开门400余年明朝客家围屋保存基本完好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樵亮说,木础可以说明这座建筑的历史。
李氏宗祠外景。
老人站在梯子上举起手也摸不到神龛。
近日,惠城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队在惠城区三栋镇木沥村大井口村民小组,发现了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客家围屋——— 李氏宗祠,它是当地李姓村民的祖屋。经专家推断,
-
深圳观澜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
作者:蒋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澜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
描述:产业已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加强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地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
保护客家围屋 助推旅游发展 旁听代表叶乔侠建议,对现有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隆得镇的部分客家围屋墙壁已经开始脱落。
之互动
客家围屋和古村落是惠州古文化遗产的代表,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保护不力,导致客家围屋和古村落破损严重,两会上,旁听代表、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叶乔侠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惠州客家围屋和古村落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助推惠州旅游业发展。
记者调
-
字门拳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
作者:宋宜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字门拳 技术 客家文化 调查 对策
-
描述:自身发展的视点来看,作为129种拳种之一的南派拳系,始终处于一种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的态势。这是对字门拳独具特色的技术风格的漠视、更是忽略了其背后承载的客家文化的历史作用。基于此,作为字门拳的习练
-
整合资源发展客家旅游 ――访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
-
作者:董静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要充分整合闽粤赣三省的客家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以寻根祭祖、参观客家建筑等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并通过两岸的民间社团交流等形式对接两岸的客家文化资源。”9月10日上午,在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现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大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 大可告诉记者,闽西是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
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董静)昨日上午,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在闽西宾馆举办。国家旅游局副司长李亚莹,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扬标,国家旅游局台湾处处长武月中,市领导杜乔元、余丽明、张斯良
-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
描述:分,对梅州文化教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对于梅州教育的研究,尤其是梅州书院教育的研究方面,依然十分欠缺。本文对梅州市区域内书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梳理,力求从宏观考察
-
福建客家土楼聚落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侯珺
来源: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有人说,土楼很普通,普通得像风像雨像泥土;有人却说,土楼很神秘,你置身其中而忘却自己的存在;更有人说,土楼是一位智慧长者,任何再年老的人站在它之前,就觉得自己像小童,那样无知、浅薄。作为传统民居的珍宝,土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局限性与不利因素却制约着它的发展。
-
梅县茶山村古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
作者:牟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村落 景观分析 保护规划 传统民居
-
描述:,这是茶山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焦点问题所在。<br> 本文就以上问题,从实践出发,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将保护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对茶山村古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人文背景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