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9)
报纸(30)
学位论文(14)
视频(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9)
报纸 (30)
学位论文 (14)
视频 (1)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44)
2013(6)
2012(9)
2011(13)
2010(6)
2007(1)
2006(2)
2005(1)
200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
梅州日报(10)
嘉应学院学报(4)
客家研究辑刊(2)
广东教育(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科教文汇(下半月)(1)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华章(1)
《梦里客家》美如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宏海 微雨初歇,夜幕降临,梅县曾宪梓体育场光如白昼,宽阔的舞台上空华灯溢彩,犹如浩浩银河中繁星点点。人山人海中,近两万个座位人头攒动、热气腾腾,一场《梦里客家》主题晚会在惊艳中拉开序幕。当绚烂的舞台上镭射出“梦里客家”四个字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梦和现实在这里交错穿梭,直到
两岸客家文学同根同种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冷剑波 对话人物简介 古远清教授出生于梅县梅西大坪镇西山村赤岭头,1953年毕业于大坪程风中学,1959年毕业于梅县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内
“从小学唱客家山歌乐趣多、好处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黄佳丰 【每周话题】 为培养客家山歌人才、弘扬优秀客家文化,去年8月,我市启动了客家山歌手培养和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作为客家山歌培养战略“双工程”项目之一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报名参加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的人数突破800人,
建议惠州申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实习生陈雁茹 通讯员黄小华张琪)昨日上午,惠州学习论坛·政协论坛 “客家文化源流与文化惠州建设”专题报告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应邀向现场1000多名听众作专题报告。 谭元亨阐述了客家民系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地位和影
明清宗祠忆花嫁 古树清溪叹流年
作者:池锦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村口修建的一座聚贤亭,不远处便是村里的老屋。 八十多岁的阿婆在董氏宗祠内讲述家族的过去。 村里有不少登记在案的古树。 日头一出半天高, 看牛阿姐好转朝, 若然转去无朝食, 番薯芋仔拿两条。 ———社溪村老者开口唱客家山歌 小档案 名称:社溪村 地点:
南台湾的古迹(一)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为主。彩绘以青绿色为主色,装饰题材偏于文场的选择,大致不外乎忠孝节义或虫鱼花鸟等图案。正殿的壁书多为勉励生徒的警句,象征书院的教育理想,同时亦带有道德教育的意味,充分显示出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为当时
五都选举蓝绿各施所长
作者:吕子言  期号:第33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总统府秘书长”罗智强亦在岛内配合,批苏面对ECFA议题态度模糊,“人格分裂”。郝龙斌则在迎接广东省代表团时力推“亚运牌”,在七夕情人节与妻子打出“温情牌”,并学习闽南语,拉近与选民距离。苏贞昌近期
浅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作者:高博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活动中常见的舞蹈类型 1、民族舞蹈。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许多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其中,民族舞蹈是展现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貌的重要表现形式。生活中常见的民族舞
流淌在血脉中的客家符号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尽管,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但在迁徙中,总有一些东西让客家人坚守,成为流淌在血脉中永恒的符号。 祠堂 赣、闽、粤相交的青山绿水间,是客家的主要分布区。走进这里的每一个村镇,可以看到一座座雕梁画栋的祠堂,它们虽然因岁月的冲刷有的破损或斑驳,像老人倔立在风中,但从它们建筑的精美,我们仍能想
浅谈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涵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刚毅 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优秀的民系,客家文化则是祖国和衍播于全球的中国客家民系的脊梁和灵魂。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发展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形成为闽、粤、赣边今天的客家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