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卫鹿心社会见参加客家高峰论坛和赣台会知名企业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江西日报记者刘勇、张武明记者陈济才、刘荣松)8月12日,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在赣州会见了出席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的知名企业家。强卫表示,江西将
-
开家庭追思会祭奠先人教育后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赵先生因故不能回老家,于是选择在网上祭奠亲人。本报记者周 觅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清明祭奠的方式不断多样化,网上祭奠、代理扫墓等逐渐兴起。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惠州的不少新客家由于工作或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赶回老家扫墓,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追思逝者。
网上购买虚拟墓地,模拟实地扫墓
-
摇曳多姿的客家人物形象画长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青山
早在酝酿选编梅州客家文学系列的时候,有文友便提出要处理好“客家”与“文学”的关系,不要使选本“有客家而无文学”,或者“有文学而无客家”。
文友所提,其实是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文学性与地方性的关系问题。毫无疑问,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地方性不是两个互相对立、互相拒斥的概念。恰恰相反,它们
-
客家祀神祖位信仰礼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谢文娟
自从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赣、闽、粤交界地居住后,他们同时也把自己的祖宗随之带到了这里,予以每天早晚拜祀供奉之。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尊祖睦宗的谒祖孝心,表达了客家人子孝孙贤,唯读唯耕的高尚品德。
客家人都会在住房的厅堂正上方墙壁上设一个长方形的“神祖位”(每个
-
粗布蓝黑衫与裤务实简朴客家衣
-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时,客家妇女穿的“蓝衫”所用的蓝布,据说是用草木染成的,可以防虫和预防皮肤病,被称为“蓝百永”或“蓝包永”,按字索义,是象征永永久久、百穿不厌的意思。
“现在旗袍最多,有近一半的量,客家传统服饰只占十分之一,只有四五个客人。”李光晨做一件旗袍的手工费可达400元-600元,但客家
-
客家人的门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门林荣哲文/摄
宁江炳
在客家人的眼里,门管着一家人的出入平安,福禄寿喜。客家人认为门有神,称之为门神。特别是对大厅门、厨房门,客家人很崇敬。客家人外出时,都会说一句:“我出门了。”外出回家,到了门,也会说一声:“我回来了。”如此这般,是以求得门神的保佑。此外,客家人的“门崇拜”还有一些有
-
刘永生:机智勇敢的客家将军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刘永泰
刘永生,福建上杭县稔田镇(丰稔)严坑村人。1928年入党,历任赤卫队大队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省独立第一师红八团团长。红军长征后,留在杭(上杭)永(永定)边界开展游击战争,任永东游击司令员,“王涛支队”支队长、闽粤赣边纵队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
-
雷锋传人人称活雷锋自称普通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赵喜昌。 本报记者严映霞 摄
“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初五、年初七都去救捞了”。赵喜昌的《救捞队记录本》清晰地记录着每次救捞经过。赵喜昌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会停下来,做一名好人是他的理想信念。他还会多种乐器,是老年大学艺术团骨干成员。“我的头发长得越来越好了,或许是心态好,业余生活开心的缘故吧
-
公共新闻学在地实践的局限与改进探讨-:以台湾「公益报」为例
-
作者:汪成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新闻学 审议式民主 独立媒体 批判論述 参与式行动研究 沉默螺旋
-
描述:論。面對龐大且層層僵化的官僚體制與文化政策,台灣獨立媒體「公益報」的「公共新聞報導與在地實踐」的「媒體識讀—傳播人力培根計畫」培訓工程,看似漫長而遙不可及;然而,讓自己成為開始做的第一個人---學習
-
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
-
作者:李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文学地位 《人境庐诗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饮冰室诗话》
-
描述:主吾种,续吾教”。受梁启超的影响,黄遵宪在古典诗坛中备受关注,时人撰著诗话,争收人境庐诗。从政治文化的中心上海、北京,到政治文化的边角香港;从主流报刊到非主流报刊;从维新派到一般诗人、学者;都对黄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