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台湾的古迹(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振文社、义孚社等社团,是喜爱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后来社团成员提议成立书院,经地方绅士踊跃捐款兴建完成。拜亭的梁上悬有一清嘉庆十八年的古匾,上书“千秋书祖”,为书院最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之一
-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虔诚祭拜土地伯公。胡家新摄
钟旎
春天来了,又到了扫墓的季节。
客家人十分重视祖先崇拜,尤其注重丧葬风水,感念祖先厚德。
通常,客家人祖先的骨殖盛在一个特制的金盎里,金盎就放置在山窝缓坡的一个洞穴中,俗称“寄岩”,即暂时寄放在山里,等修坟时再迁出。在客家人看来,为祖先挑选的墓冢或者修坟是非常
-
客家牵猪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猪哥即公猪。为什么叫猪哥,这是因为客家人崇尚自然心地善良,他们辗转南迁到某地定居,以族群为主开辟生活家园,相对人丁稀少,便与一切动物为友为邻,于是便有了虾公、鹞婆、猪哥之类的尊称。牵猪哥即放猪种。公母猪交配时女人不敢围观,特别是女孩,大人会叫她回家——这是规矩。
猪是从动物驯化而来,仍具有天生野性,
-
雨浓情更浓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陈燕棠 廖亮璋 通讯员 刘永良 图/文
6月16日,跨越时空的“客家缘·土楼情”两岸客家民俗风情展演在世遗永定客家土楼振成楼前登场。可是,天公不作美。展演伊始,天就下起了大雨。但大雨丝毫没有影响来自海峡两岸的500多名客家乡亲的热情,雨浓情更浓,大家相聚一起,携手同台,在雨中演绎和感
-
广东惠州独特客家习俗“上灯”仪式传承千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点花灯,打鞭炮,送祝福……在广东惠州市这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一项特别的传统客家习俗——“上灯”仪式已传承千年。2月11日,在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镇的乡村,这项一脉相承、别具乡情韵味的客家习俗隆重上演。
在惠州的客家地区,每到春节期间,农村里都要举行“上灯”仪式,凡是哪家上年添丁的,都要在祠堂里吊一盏大
-
选用老家的乡土食材才是对客家菜的尊重
-
作者:韩志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万绿湖的鱼,味道十分鲜美
“吃货团”第十一期
新德源客家酒楼
地址:光明办事处圳美社区凤新路旁(邻近京林酒店、社康中心)
简介:主打客家菜,食材大多从广东河源等地乡村带来,只求做最原生态的客家风味。
客家猪肉清汤,骨子里的家乡味
说到炖汤,广东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家庭烹饪,家中老母亲或爱妻一边耐心煲汤
-
义民信仰在头份地方社会脉络下的转变
-
作者:范玉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头份 义民庙 义民爷信仰 社群 象徵
-
描述:凝結地方居民的向心力及認同感。全文共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探討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是深入頭份地方社會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拓墾開發、行政劃分、信仰概況等各個面向來了解
-
在变与不变之间:客籍作家吴浊流的国族认同
-
作者:罗致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浊流 国族认同 客籍作家 黑人化心理学
-
描述:研究法的方式,來探究吳濁流的國族認同,並將吳濁流劃分為七個生命階段:(1). 童年時期(1900-1910);(2). 求學時期(1910-1920);(3). 任教時期(1920-1940);(4
-
台湾客家运动之未来方程式:形成与发展(1987-2012)
-
作者:叶德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运动 《客家风云》杂志 还我母语运动 政治过程论
-
描述:言的不平等和客家族群地位的邊陲化,讓客家族群早已積壓許多的不滿,1980年代由於當時外在壓迫性體制轉變,政治情勢從戒嚴轉為解嚴,客家草根性組織如客家風雲雜誌社等大力推動下,客家意識也被建構起來,因而
-
苗栗公馆泥坡子陈立富家族在台的拓垦与发展
-
作者:陈嬿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泥坡子 陈立富家族 客家 尝会 土地申告书
-
描述:的時間就在此地生活發展。 除了對土地開墾的描述,也探討陳氏家族是如何在公共事務的參與上與地方建立關聯。家族是個人於社會生活最重要的支持根本,而家族要能繼續發展,有賴家族成員有共識地共同維持。為